韓老師:人生是塊“公德”碑!陶淵明隱居“立碑”!深度好文!

現代人幾乎不在意所謂的功德,因為我們基本忘記了古人那樣"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理想,也淡漠了"雁過留聲,人去留名"的觀念,現在,成名不過是為了賺錢,不賺錢要名有什麼用?賺到錢名也就成了累贅。社會在發展,思想在改變,經濟狂飆突進的時候,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再荒唐也是時代的產物,所以,物質追求在所難免,個人主義無可厚非,但是,無論如何,縱然不求功德,也不能丟了公德。

韓老師:人生是塊“公德”碑!陶淵明隱居“立碑”!深度好文!

試問世間德為何物?德,是做人的規矩,是自我的約束,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根本所在。德,僅限於自身的時候,是為私德,而放諸社會,與他人發生關係的時候,就叫做公德。其實,沒有誰的品德隻影響他自己,私德的好和壞、成與敗,往往波及身邊人、所處社群甚至整個社會。從這個角度上講,德無私德,德即公德。譬如,公共場合抽菸這個事情,表面上看只是個人的不良習慣,卻在不經意間毒害了空氣,危害了他人健康,所以,不僅公共道德不允許,連法律都出面說"NO"。

韓老師:人生是塊“公德”碑!陶淵明隱居“立碑”!深度好文!

又譬如,出軌這回事,貌似只是某些人由於個人原因而背叛了自己的婚姻,其破壞力限於兩個家庭,然而,他們卻成了人們的壞榜樣,對社會不良風氣推波助瀾,因此,這種行為是不能容忍的,哪怕情有可原。雖然,依據中國古代的禮法,男人可以納妾,但是,人們尤其反感出軌這樣的事,甚至到了痛恨的程度——古代有一種罪叫通姦罪。《尚書》裡給通姦罪安排的懲罰是著名的宮刑(司馬遷受過的那種),而元明清的律法則毫不手軟地給了它死刑的待遇,所謂"通姦者,打死不論"。

韓老師:人生是塊“公德”碑!陶淵明隱居“立碑”!深度好文!

可見,私德不好便敗壞公德。反言之,善修私德,必有益於社會公德的養成,潤物細無聲者是也。所以,無論我們的個人生活與社會接觸到什麼程度,即使像陶淵明、嚴子陵那般遁世隱居,也不能無視人生這塊"公德碑"。——真正的仁人志士在修煉自己的同時,都擔負著大濟蒼生的道義和責任,這也是一種社會公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