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全基金董承非:微觀因素定倉位,看好“硬科技”

2019年已經開啟,很多投資者都在預測今年的市場行情,會繼續低迷嗎?接下來的經濟走勢如何呢?

為此,格隆匯專訪了興全基金副總經理、研究總監董承非先生,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觀點吧。

興全基金董承非:微觀因素定倉位,看好“硬科技”

董 承 非

興全基金副總經理、研究總監

興全趨勢、新視野、社會責任基金基金經理

以下為格隆匯專訪實錄

關於投資風格

在“A股價值啟蒙”階段入行

Q

您是興全最資深的基金經理之一,能談談興全對您的影響嗎?

董承非:2003年1月3日,興全公司還沒正式成立,為了編制基金產品的可行性報告,需要有數學背景的員工負責金融工程相關工作,所以我就通過校招進了公司。後來我的投資理念、投資框架都是在興全建立起來的。

Q

您會如何總結自己的投資風格?

董承非:三個詞來總結就是:控制風險,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興全不算是經典傳統的價值投資機構,我們的投資團隊裡數學背景的人佔比很高,所以投資更多地是以數據驅動,風險可控的投資品類我們都會考慮,而不會侷限於價值股或者成長股,投資範圍會比典型價值投資更廣

比如可轉債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品類,它的風險相對可控;還有各類套利和大宗商品,只要預測到風險夠小,我們都會參與。

再比如過去我們做過一些定向增發項目,我們五折定增進去了,因為折扣足夠,股價只要不腰斬就會有收益,相當於犧牲部分流動性,換來風險補償。不過後來定增折扣從五折變成八折、九折,最後到2015年的時候甚至出現了溢價,這個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我們就較少參與了。

Q

您認為自己屬於策略型選手嗎?

董承非:首先,我會做擇時,但擇時是幾年才做一次,只要我認為股票投資比持有現金更好,就會買入,也都是左側交易。其次,我選擇的品種廣,可轉債也會去做,對大類資產進行不停地比較,擇優投資。

市場觀點

長期看好“硬科技”

Q

在您看來,當前的中國經濟最像哪個時期?

董承非:現在比較像美國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一段歷史,當時美國的宏觀經濟也出現了衰退,但是回過頭去看,那個階段叫“牛市起點”。

Q

現在市場普遍認為2019年二三季度經濟見底,所以上半年避險、下半年抄底,您認為這個預期正確嗎?

董承非:這是對市場的不敬畏,把底部精確到下半年,其實是把自己凌駕於市場之上了,因為沒有人能預測到底在哪裡。敬畏市場的人會認為,市場的底在哪裡,是不知道的,如果覺得股票比現金好,或者這個點位即使再跌也能漲回來,那就買股票。我是相信微觀的人,我的投資會從微觀層面的因素開始考慮——發現了一些質地不錯的企業,而且市場上的優質企業越來越多,那我就會提高倉位。

上個世紀70-80年代,美國的宏觀經濟處於劇烈波動中,先後遭遇了兩次石油危機,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實施貨幣緊縮政策以緩解通貨膨脹,再度導致了美國的蕭條。但是這二十年間,巴菲特沒有一句話提到宏觀經濟,即使在1969年到1972年的熊市和1987年的股災,也沒有空倉過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報裡,也一直都是關於股票投資的配置,從來不討論明天的經濟形勢會是怎樣的,他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投資者,這樣的路徑是可以複製的,像索羅斯的投資方法和投資框架就很難複製了。

Q

您怎麼看A股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董承非:未來的A股市場,股票最終的價格一定是會反應基本面的,不會像以前那樣瞎炒,比如創業板的很多質地普通的公司,股價一定支撐不了那麼高的估值。

Q

當前您比較看好哪些板塊?

董承非:硬科技、產業升級和高端製造這些方向都不錯。經濟基本面下行、貿易摩擦這些都是中短期的事情,中國經濟從長期來看一定是會發展起來的

,其中核心就是有一部分產業做出成果,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有些投資者看好消費,但問題在於老百姓消費力的提升只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結果,不是核心。

公司投研文化

慢跑馬拉松

Q

興全基金整體發展模式是怎樣的?

董承非:興全基金在過去規模也只屬於中等,只是像跑馬拉松一樣,一直堅持把業績放在第一位、資源向投研傾斜的發展思路,到現在已經堅持了十五年了。剛成立的時候產品數量也少,要堅持下來還是挺不容易的。與興全同期成立成長的公司,規模比興全大的不在少數,要堅持這種“慢打法”是很需要定力的

Q

您認為這種“慢打法”的優勢在哪裡?

董承非:“慢”就會讓興全的管理規模波動變小,牛市不會大漲,熊市也不會大跌,總體來講更加穩健。這給興全的業績導向戰略創造了條件,允許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投資業績上面。興全不是銷售導向的基金公司,興全的總經理都是投研出身。我們始終相信業績優秀,終究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過程可能會慢,但會持續下去。

Q

從2006年至今,公募基金不斷上演基金經理“奔私潮”,興全在制度建設上會如何避免明星基金經理的流失?

董承非:興全現在人才流失的問題不大,公司也有人才梯隊的建設。從興全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留住人才的機制、文化和氛圍。

  • 機制上,興全對新手基金經理在兩年內是不考核的,在後續的考核中,一年、三年、五年、八年和十年維度的業績都會考核,並且越是長期業績權重越高,這能確保我們的業績每年都在行業前三分之一,也能留住優秀人才。
  • 文化上,公司的資源是往投研傾斜的,也就意味著基金經理只對業績負責,可以按照自己意願選擇基金規模,如果覺得市場在某段時間裡波動比較大,還可以暫停申購,封閉基金。

Q

一個基金經理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才能成長起來?

董承非:一個基金經理經歷過兩輪牛熊,才敢說是稍微成熟一點。另外從管理規模上來看,30億對於很多基金經理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坎兒。

關於行業

主動型基金還有很大機會

Q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相比,對市場動向是否更敏感?

董承非:總的來說,公募基金對市場波動的敏感度要弱一些,持倉相對更穩。這主要是由於資金的性質不一樣,私募追求絕對收益,規模也相對較小,操作靈活;公募基金這些年越來越注重選股,整體上對擇時越來越淡化

Q

您怎麼看未來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趨勢?

董承非:以前公募基金是什麼產品好賣就賣什麼,定增基金好賣就賣定增基金,打新基金好賣就賣打新基金。下一個階段,公募基金會開始走差異化路線,有些公司專注於主動管理,有些公司著力打造量化產品,有些公司盡力發展指數型基金,不再做大而全,索性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在海外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對於興全來說,未來會以主動產品為主,重點是跑贏指數、跑贏ETF基金的漲幅,做出超額收益,這才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Q

從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看,哪個在中國的機會可能更大一些?

董承非:我認為最終總會走到美國這條路上去,以量化投資為主,但現在A股的投資者結構還是以散戶為主,所以主動基金目前還是有機會的。

投資是場馬拉松,需要耐心和毅力

風險提示: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基金時應認真閱讀相關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並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基金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也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有風險,請審慎選擇。文中對話時間為2018年11月26日,觀點和預測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基金投資需謹慎,請審慎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