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特立獨行的特朗普當選美國大統領以來,以反覆、詭譎的變臉戲法,無時無刻不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10月20日,他宣佈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再次在全球輿論掀起了滔天巨浪。在國際形勢動盪捭闔的形勢下,國際社會尤其關注美國此一表態的箇中深意。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中導條約》作為“冷戰時期最成功的軍控協議”,是維護國際軍備平衡的重要基石。在過去30多年間,對於維持歐洲大陸和平,保持全球戰略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川普此時的做法,表面是美、俄雙方關於進攻性武器的國際協約紛爭,但更深刻的動機,恐怕與中國緊密相關。

首先,解除限制軍備發展的法律約束,放手發展符合其戰略戰術需要的中短程導彈武器。

美國當年簽署該條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聯部署射程5000公里的SS-20遠程彈道導彈,以及SS-4/5對西歐構成了嚴重威脅。美國當時沒有先進的反導系統,只能採取兩手措施:一方面加強進攻力量對沖威脅,包括可攜帶核彈頭的陸基巡航導彈和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另一方面嘗試採取軍控手段銷燬蘇聯導彈。最終,在雙方各取所需的情況下,達成了最終《條約》。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中導條約簽署前,美蘇兩國部署的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殺傷範圍示意圖。

如今,美俄相互指責對方違反《中導條約》。美國認為俄羅斯發展9M927巡航導彈,部署陸基巡航導彈,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射程500公里以上的“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俄羅斯則指責美國使用潛射“三叉戟C4”改裝的靶彈實際就是中程彈道導彈,在羅馬尼亞的“宙斯盾”反導系統、“死神”無人機等,都能作為陸基巡航導彈。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

與當年背景截然不同的是,如今的美國已成為單極霸權,無論政治、軍事、金融,甚至試圖在石油、天然氣等方面,都已佔據主導地位。而歷經解體、休克、制裁、孤立之後的俄羅斯,除了依靠核武器維持虛弱的戰略平衡,常規軍事力量很難對美國造成有效威懾,整體已經陷入收縮防禦的狀態。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美國媒體高度關注中國區域拒止戰略

而中國經濟和軍事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已經達到了讓美國寢食難安的地步。尤其是中國為破解美國超級軍事力量的抵近威懾和戰略圍堵,巧妙的實施不對稱戰略、區域拒止戰略,瞄準美軍作戰鏈條上的薄弱環節,開發了一系列專門用於對抗航空母艦、海島基地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包括DF-11、DF-15、DF-16、DF-17、DF-21、DF-26,以及DF-10/DH-10等,配套了包括鑽地彈、WU-14在內的各類先進戰鬥部,作戰範圍涵蓋了從短程到中短程、再到中遠程的各個層面,打擊對象涵蓋了機場、航母等高價值目標。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異軍突起

中國軍事能力的增強,逐步令心存歹念的美國感到棘手。為了反制中國的新式武器裝備,美國試圖全面加強進攻力量,尤其是研製部署中短程彈道導彈,用以抵消中國中國的能力提升。在此情況下,《中導條約》對美軍武器裝備的限制日益凸顯,成為美軍的眼中釘肉中刺,自然欲除之而後快,為美軍導彈武器發展消除國際法律障礙。

憑藉自身更加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誘導俄羅斯等國被動陷入軍備競賽泥潭。

上面談到了美國的軍事實力上升,俄羅斯的實力則在持續衰弱。在美國看來,為了維持和擴大其霸權地位,不能單純依靠從軍事上打敗中俄這樣的擁核大國,更重要的是從體制、經濟、文化、精神等層面摧毀對手的發展基礎,這才是美國的上策。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星球大戰計劃很大程度上是輿論攻心計

為實現這個目標,美國再次祭出冷戰時期的拿手好戲:軍備競賽。美國上世紀80年代推出的“星球大戰”計劃,表面上看是通過全方位的提升太空戰能力,達到軍事擊敗前蘇聯的目的。但實際上,很多美國國內的媒體曝光,所謂的“星球大戰”計劃,只是美國人釋放的煙霧彈,是為了拖垮蘇聯而採取的一種宣傳手段。

按照美國川普大統領最新說法:美國將繼續擴大部署核武庫,直到俄中兩國醒悟為止。可以想象的是,美國退出《條約》後,其中短程導彈武器會出現爆發式發展,必然刺激俄、中等國加大先進武器研發力度。美國超過7000億美元的經費,俄羅斯GDP不過1.4萬億美元,軍費更是不足500億美元。這種經濟實力對比之下,俄羅斯一旦陷入軍備競賽泥潭,很容易就被拖垮。

相對而言,中國的情況要好一些,GDP接近於美國的3/4,軍費相當於美國的1/3。看得出來,中國軍費的佔比遠低於美國,儘管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但與龐大的美軍相比,仍然難堪重負。

用國際戰略安全道義綁架中國,迫使中國參與國際軍控談判,進而削弱中國的導彈威懾能力。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公開把矛頭對準中國。他露骨的表示:中國彈道導彈的1/3到1/2都不符合《中導條約》,應該被銷燬。看到沒有,美國的目標很明確,將導彈軍控問題與中國掛鉤,用國際軍事戰略安全道義綁架中國,迫使中國同意開展軍控談判,進而削弱中國精心打造的區域拒止體系。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中國東風26彈道導彈

這種國際軍控談判實際並不容易,討價還價斤斤計較反反覆覆,就算成功也要拖拖拉拉幾年時間。談判期間,美國的軍事機器自然不會閒著。而且,根據川普一貫的“美國優先”做派,任何國際條約、國際合作,美國都不能吃虧。當然,按川普的霸權認識,不佔大便宜就算“吃虧”。美國不吃虧,那就只能讓他國吃大虧。川普的小算盤就是這麼猥瑣。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石三鳥危害全球戰略平衡,中國面臨新挑戰

美國B-1B戰略轟炸機

如果陷入這種局面,無論是雙邊談判還是多邊談判,對中國都是不利的。理由很簡單,當年美蘇簽署《中導條約》,是在雙方攻勢大致均等的狀況下進行的;如今美中戰略進攻武器對比,中國遠達不到當年蘇聯的水平,如果這種相當於自衛的導彈能力,再進一步削弱,將嚴重影響中國的國家戰略安全。迫切需要中國拿出智慧沉著應對。

不過,軍備解碼倒是想反問一下:既然川普強烈要求凡事“美國優先”,為什麼不能“優先”銷燬自己的民兵洲際導彈、B2隱身轟炸機、核動力航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