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项能力,练好了就能让宝宝拥有高智商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所以有不少家长朋友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让他们背诵古诗、成语,甚至学习简单的算数。确实,这些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宝宝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但就提高智力而言,还远远不够。

这4项能力,练好了就能让宝宝拥有高智商

Q1.什么是智力?

简单来说,智力就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了运动能力、待物能力、待人能力和语言能力,属于一种综合能力。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能力的顺序是固定的,是和孩子的身体、心理发育的先后顺序息息相关的,只有按照这个顺序去开发孩子的能力,并引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综合利用这些能力,他才能达到一个,大家所期望的,高智力水平。

Q2.运动能力、待物能力、待人能力、语言能力都分别代表了什么?

首先是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运动能力包含了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部分,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探索世界肯定都离不开这些运动。所以,培养宝宝的运动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接下来是待物能力。待物能力是指人在面对一件物品的时候,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例如,你给宝宝一个水杯,他摆弄了半天不知道要做什么,那你可能就得着重培养一下宝宝的待物能力。而有些孩子,他会认真的去感受、研究,并很快学会使用,这就是待物能力强的表现。

待人能力呢,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交,一个人能够很好的跟其他人交往,就意味着他有不错的待人能力。

不过小孩子的社交表现与成人并不相同,例如有些小孩见人就哭或躲,这种“认生”的表现,其实就是孩子特有的一种待人能力,因为他对陌生人有自己的感受,并会通过哭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当孩子从一开始见到陌生人哭,到过一会不哭了,觉得这个陌生人并没有那么可怕,再过一会可以开心的跟对方玩,他能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人有个初步的判断和了解,并有些接触,这样的孩子待人能力就是比较强的。

而我们在诊所里见过一些孩子从进门就闭着眼睛哭,一直哭到看完病离开,全程不顾周围的事物和人,对于这样的宝宝,家长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带宝宝见陌生人或陌生环境太少,待人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那什么是语言能力呢?

其实,语言能力更多的就是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于自己的很多感受,有些人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有些人就一句也说不出来,或是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那这样的人就非常需要培养语言能力。

因为若是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差,就会让别人就无法正确的理解他,跟他的互动交流就会有偏差,进而就导致很多其他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说一个孩子智力水平高,一定是指他这几方面的能力发展得都很好。家长们千万不要把孩子的智力单纯地等同于记忆力,有些孩子记忆力很强,考试分数很高,但自我表达时说不出来,或是需要他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他不会,那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是高智商吗?肯定不能!

Q3.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第一呢,就是家长要尊重孩子运动、待物、待人、语言这个四项能力的发育顺序,不要跳跃,也不要忽略某项能力的培养。

若家长不按照这个顺序自然地发展孩子各方面能力,最后在智力表现上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例如一些“神童”,他们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强,别的孩子五六年才能学会的知识,他们一两年就学会了,但并不意味着成年后就一定会成功,甚至有些神童长大后,会在社交和语言表达上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只发展了自己的某项能力,但剩余的能力发展被忽视了。那他们就没法真正的学会一些生活技能,甚至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而这样的人,我们能说他智力水平高吗?当然不能。

所以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时,一定不要只关注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更不要跨越孩子自然发展的顺序让他去学习和生活。

第二点,就是让孩子多去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因为孩子只有感受丰富了,吸收的经验多了,才能把这些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反过来应用到生活里去。

打个比方,我们说一个孩子“伶牙俐齿”,一定说明他反应快、说的清楚、逻辑敏捷、表达准确,所以“伶牙俐齿”的孩子一定不是笨孩子,但“伶牙俐齿”的孩子未必是我们常说的学霸,不过他一定见识广,因为只有他见识广,感受的多,他才能快速的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另外,我们说一个人表达能力强,不光是指他能够将自己想要说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还指这个人能主动地去表现自己。其实道理其实很简单,你想,一个人即便再努力,再优秀,但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表现自己的优势,就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说,我们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更要鼓励他们主动去表现自己,而不是等待被发掘。

第三点,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失败,并通过不断尝试,提高各方面能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超越自己,但如果你总是以自己的观念去限制孩子,让他接受你的经验和方法,他就不会自己思考创新,而没有自己的发挥创造,他也就永远超过不了你!

所以,你不妨在引导孩子的基础上,充分的接受孩子的各种表现,即使是稀奇古怪的、好笑的、出乎意料的,都是孩子在自我思考的结果。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在尺度上有个把控,也就是说哪些错误是绝对不能让孩子犯的,哪些错误是犯过后可以让孩子有所收获,并有一定进步的。那在可以犯错的情况下,让他去不断尝试,慢慢地他的能力就会逐渐提升,而各方面能力越强,他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就越高。

【今日小结】

总的来说,家长要开发孩子的智力,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个准确的判断,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从运动能力、待物能力、待人能力、语言能力这4个方面去衡量孩子的情况,然后再根据他的特点去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只有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变强了,才能很好的解决众多生活中的问题,那将来进入社会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又成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