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偏遠山區發現崇禎後代:卻是姓鄒而不是姓朱,有三座墳墓為證

現今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是以人類誕生與繁衍的一個美好傳說。上古時期,人們以原始部位為現今的家族的替代,部落實行“禪讓制”,推舉有能之人統治部落。而舜之子啟結束了“禪讓制”,實行王位世襲,建立了夏朝。開始了以家族繼承的“家天下”,逐步形成我國曆史王位繼承的基本格局。

貴州偏遠山區發現崇禎後代:卻是姓鄒而不是姓朱,有三座墳墓為證

上至帝王之家,下至平民百姓之家,都格外注重家族的傳承以及血脈的延續。也就出現了家譜、族譜。生嫡子請族譜、有大事請族譜和除名請族譜等。說明家譜、族譜是很好的家族延續的考證。

貴州偏遠山區發現崇禎後代:卻是姓鄒而不是姓朱,有三座墳墓為證

其起源也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歷史悠久的家譜已經無法看到了,時代更替的速度,讓這些具有歷史價值意義的東西的一部分已經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家譜到清代,衍生出來許多名稱,如:宗譜、家志、世譜等,但這都不影響它給我們留下的線索。至今許多人家都還有家譜,依舊對家譜進行修訂與編寫,以供後人有家族榮辱感。

貴州偏遠山區發現崇禎後代:卻是姓鄒而不是姓朱,有三座墳墓為證

有人在貴州偏遠山區發現了崇禎的後代,還有尚方寶劍。而且村中老人還說族中之人鄒和朱兩大姓氏的人互相不能結婚,一是族中規矩的遵守。二是為了保證血脈的純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貴州偏遠山區發現崇禎後代:卻是姓鄒而不是姓朱,有三座墳墓為證

在貴州遵義巷口鎮的苦竹椏村,有位村民自稱是鄒啟貴的第11代子孫。這不是說是崇禎後代嗎?應該姓朱而不是姓鄒啊?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啊,這個鄒啟貴就是當時逃難的崇禎皇帝的皇子朱慈照。當初李自成破城後,崇禎的皇子朱慈照就由大臣鄒之麟、太監趙恩公的護送下,一路南下,就來到了貴州。

為了防止李自成追擊後斬草除根就逃竄到了偏遠的苦竹椏村,並在這裡定居下來。為了不被發現自己就是朱慈照,就把名字改成了鄒啟貴,和當地人繁衍生息。所以其後代就姓鄒,不姓朱了。

貴州偏遠山區發現崇禎後代:卻是姓鄒而不是姓朱,有三座墳墓為證

這位自稱是崇禎後代的老人叫鄒代清,為了證明自己是崇禎後代,老人就拿出了族譜,這本《鄒氏家譜》前面還附有《鄒氏籍貫表》,是為皇室族譜,後面部分就是繁衍下來的家譜了。這位老人更是拿出了祖傳的尚方寶劍,還有一枚朱慈照的玉印。

可惜的是這把尚方寶劍已經被沒收了。但是這位老人放大招了,還指出了一個有利的證據,就是村中的三座古墓,其中兩座便是先祖朱慈照(鄒啟貴)及其妻子的墓,墓碑上寫著“始祖鄒公諱啟貴(母諱任氏)之墓”,第三座墓碑上寫著“太監趙恩公之墓”。這位趙恩公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與鄒之麟一起護送皇子朱慈照的太監。每年一到清明節,鄒姓的人都要到苦竹椏村進行祭祖儀式,殺豬宰羊,頂禮膜拜。

前不久有報道稱村民翻出族譜說是李自成的後代,也不知兩大家族碰面會不會爭吵一番呢?這個也就只有想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