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如星君如月 错!错!错!莫!莫 ! 莫!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之二》

愿我如星君如月 错!错!错!莫!莫 ! 莫!

沈园虽为私人花园,与陆游、与唐琬,却无直接关联,但后人却已将她看成陆游的园,看成唐琬的园,看成爱情至上的园,怎不让人在流连徘徊时生出丝丝悲恸?一阕《钗头凤》,引来的是无数有情之人络绎不绝地前来凭吊千百年前的古老爱情。然而,当每个身临其境的人用自己那颗敏感的心感受着他们的心伤时,倾尽所有却不能留住他们华美的一瞥。只能任所有的梦,都在这滚滚红尘中浮浮沉沉,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低低的琴声,带来的是几分冰凉的忧思,几分潮湿的惆怅。是啊,这里是沈园啊,如果没有《钗头凤》,如果没有那出爱情悲剧,沈园似乎也就没了灵气,亦不会拥有其他江南园林的那份闲暇和从容。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长年累月地留滞在沈园 ;而那两阕感人肺腑的《钗头凤》,业已随着陆游与唐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萦绕在沈园的每个角落,依旧在八百年的风雨里哀哀地唱着,在南宋的历史画卷中摄人心魄地展现着。

整个沈园并不大,亦不甚壮观,园内水榭如云、花木扶疏,颇具宋代园林特色,就连那些复修的亭台楼阁,竟也在微风中显得朴拙而温厚,自有一番独特的气质。“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八百年过去了,葫芦池还在,修整过的池塘里,池水依旧清浅,架于其上的那座青石板小桥,大概就是陆游曾在《沈园》诗中提过的“伤心桥”了吧?

伤心桥,桥伤心。爱情,也常于寂寞伤心时绽放在内心深处。当年的陆游或许就因为这份莫名的伤心,一直守在桥下等待着一个最美的时刻,等待那绝代的人儿与他携手一生的吧。徘徊,我在桥上徘徊着,试图寻觅当年沈园旧事中的唐琬遗韵,试图寻觅当年陆游与伊人相逢时望向她的惊鸿一瞥,哪怕只找到一枚脚印,哪怕只望见一瞬秋波,也是好的。却不知,寻寻觅觅,到最后觅得的只有那一抹无法拭去的忧伤罢了。

伤心桥犹在,桥下波纹涟涟,可那照影的丽人何在?我凝视着桥下的池水,也凝视着水中自己的面庞,曾经青春年少的我,如今却多了几许风霜与无奈。正如这沈园遗憾了千年之久的梦,那股说不出的失落更不知在多少人身上重复流连。回眸间,心不禁有些瑟瑟,千年过后,又有谁会想到,这一池清水曾照过美人如许,这水畔曾洒下过笑声如许?

城墙挡不住记忆,沈园芳草萋萋,每迈出一步都会踏痛被青苔长长地覆盖着的陈年往事。那一年,因唐琬难以见容于婆母,陆母逼迫二十一岁的陆游停妻再娶 ;十年后,三十一岁的他在沈园与唐琬重逢,彼此已是各有家室。唐琬送酒款待,陆游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挥笔写下千古绝唱,却只惹来两心惆怅,终铸成永久的擦肩而过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 ! 莫!

愿我如星君如月 错!错!错!莫!莫 ! 莫!

时光如桥下的东逝之水,一去不复返。旧日沈园不在,折柳飞絮,剪不断一阕缠绵悱恻的爱情。那一场重逢之后,终换得音杳人渺,一任消逝变得绝美,一任回味变得心动,唯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然而,在流年里走过千年的沈园,究竟又浸湿了多少人的心事?

世间万物,总是等失去了才知道可贵。沈园一别,唐琬咽泪装欢,抑郁而终。这八百多年凝结而成的泪水,化作江南的细雨,淋湿了后人的思绪,却擦不干世间的眼泪。经年后,陆游再游沈园,一个早已香消玉殒,一个却是风烛残年。再回首,怅然雨中,物是人非,只余伤心桥上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人面桃花话凄凉!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年年绿柳,系不住流年 ;一竿风月,怎敌过烟雨?一转身就是诀别,一转身便是来生。红尘万丈里,谁能握住那一双红酥手,饮尽这一杯黄縢酒,在你我耳畔轻声低诉起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彩蝶翩跹迎东风,人间相思情不老,双飞的是两颗相爱的心,双栖的是两双凝望的眼。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春天的沈园,垂柳如织,有的依墙而立,有的立于道旁,把整座园子渲染得春意浓浓。踏进园中的那一刻,他已梦落其中。恍惚间,一支钗头凤,穿越时空,遗落在他眼前。更有一双红酥手,轻轻将其拾起,任他重新替她簪上乌黑油亮的发间。那是他们的定情之物,那一年,他成了她的夫婿,而她亦成为他的娇妻。

可她终究未能赢取婆婆唐氏的好感,几经波折,一对有情人终是被迫分道扬镳,远逝在彼此的世界里。又是一年春来早,还是那支钗头凤,还是在沈园,他们再次相遇。可斗转星移,手捻钗头凤的唐琬,早已泪湿罗衫,却是无语凝咽,只余一阕情词,一杯黄縢酒,在他眷恋的眼神里默默退去。

愿我如星君如月 错!错!错!莫!莫 ! 莫!

十年了,离开她已经整整十年。她已成为赵宋宗室赵士程的妻,他亦早已更娶王氏女宛今。再见她时,沈园里亭台依旧,园林深邃、杨柳依依,她步履蹒跚、孤影徘徊。那份扯不断的情依旧在他心底蔓延,他似乎在期盼着等待着什么。举目四望,满心惆怅,这个曾经给他和唐琬增添无限爱恋的庭园,又怎不使他思绪万千?当那缕熟悉的幽香飘来,当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轻移莲步、慢摇罗扇,出现在他眼前,他的心头又如何能不升起难抑的狂喜?

她,依然素衣淡裙,依然妩媚娇羞,只是,眉眼间多了些许忧愁和憔悴。他多想走上前去,一字不漏地倾诉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殇 ;他多想如当初一样,牵着她的红酥手,为她抚平眉间蹙起的轻愁……可是,现在,他不能!四目相对,长歌当哭 ;千古遗恨,情何以堪?沈园柳老不吹绵,唯有无语泪双流。时间,便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的心,亦在这一刻,凝固了。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她本是他的表妹,名琬,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与年纪仿佛的他青梅竹马、情意相投,是双方父母和众亲眷眼里最为出挑、般配的一对。那一年,他捧着母亲准备好的钗头凤作为信物,前往唐家提亲,她便水到渠成地成为他梦寐以求的花样新娘。他才情纵横、出口成章,她风情万种、丽质天生。新婚燕尔的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互相唱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缱绻。

因贪恋闺房之乐,陆游竟不知今夕为何夕,将科举课业、功名利禄,甚至家人至亲的希冀都抛于九霄云外。那时的他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入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赶赴京城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后的他流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不曾想却惹怒了一向威严而专横的母亲唐氏。

唐氏一心盼望儿子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眼下的情形,自然令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母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琬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改变。唐氏因之对儿媳大为反感,认为唐琬是陆家的扫帚星,迟早会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子、媳妇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 : “令媳与令郎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唐氏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 :“速修一纸休书,将唐琬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唐氏将唐琬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自是悲如刀绞。但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却是别无他法。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琬送回娘家。就这样,一对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八字命运活活拆散。

愿我如星君如月 错!错!错!莫!莫 ! 莫!

临别的那一日,情爱弥深的他与她自是难舍难分。他不忍与她就此诀别,于是瞒着母亲,另筑别院悄悄安置下她,一有机会便去与她鸳梦重续、燕好如初。无奈,纸终究包不住火,精明的唐氏很快便察觉了此事,勃然大怒之下,严令二人断绝往来。并为他做主,另娶温顺本分的王宛今为妻,彻底切断了他们之间藕断丝连的悠悠情丝。迫于无奈,他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促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经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主考官陈阜卿的赏识,并被荐为魁首。然而,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从一开始就经历了风霜雪雨的侵蚀。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故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或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浪迹街市狂歌高哭,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也就在此时,在禹迹寺南的沈园内,他意外邂逅了相别十年之久的前妻唐琬。

目光,交织在一起,却是恍如梦中,已然分不清眼帘中饱含的是情、是怨,是思还是怜。他始终忘不了昔日种种的花好月圆,以至于千年之后的我更是无法想象,那一年,当他们目光相触的一刹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而他心中涌起的万丈波澜,又会如何收拢在那小小的胸膛之中。

愿我如星君如月 错!错!错!莫!莫 ! 莫!

唐琬,你在哪里?你可知我又来看你了吗?那年那月,他信步走在那曾是她惊鸿一瞥踏过的石桥上,如她芳颜般的桃花,怕是已经落尽,却见一池碧水在斜光倒影中悠悠荡荡,几只春鸭正怡然自得地浮水穿行。他一直坚信,她就那样留在了沈园。漫步伤心桥上,他依然能感觉到她当年轻盈的步履、飘香的衣袖。

而我,亦在千年之后,漫步在他曾离不开的沈园小径上,倾听着他从八百年前传递过来的那份深埋心底的牵挂和铭心的思念,期待着在孤鹤轩、八咏楼,或是冷翠亭里,能与他心心系念的那个女子从容相遇。然而,我终是没有觅到她的芳影。浸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刻骨相思中,唯见这眼前的葫芦池,依旧和着清风,守候在他身旁,见证着他们的爱情,陪他走过风风雨雨、魂牵梦萦的八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