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佳句

如果家长能领悟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圆圆案例
  • 1岁三个月,作者一个人带娃还上班,忙的从早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能有这样的坚持,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婆婆没上过学,肯定不如作者。二是考虑孩子的感情,需要每天看到妈妈,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
  •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任务,“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那一两个人,把他们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突然离去,而丧失对人或物的兴趣,不开笑脸,不思饮食,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压抑...儿童长大成人后,必胜处事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出生头两年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人的态度”
  • “艰苦”的时间很短,很快过去,孩子实际上越来越好带。家长在婴幼儿时期带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他人案例
  • 陈宇从小在姑姑家,直到五岁才接到身边,与父母相处,缺少亲情交流,有严重隔阂。后离家出走。多年来,“陈宇式”阜阳方式并未引起广泛的质疑,把孩子委托给一个可靠的人,自己专心投入工作,这种“生”与“养”的分离不但没有收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特别是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事迹与证明
  • 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单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
  • 城市寄养,父母早出晚归,且经常出差,孩子从早到晚全是和保姆一起,4岁时辞退保姆。数次更换保姆,务实孩子和第一个保姆间早已形成的依恋关系。后来孩子被送到“行走学校”,主要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
  •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宾馆

佳句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人若没有一,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个好的家庭环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圆圆案例
  • 过年回北京换车,当晚住宿。圆圆忽然想起什么,问我们:“五星宾馆里都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啊?” 我说:”有很干净的床,床单和被单套都很干净,床睡上去很舒服。“这让远远有点意外,”这不和咱们家的一样吗,咱们家的床又干净又舒服。“显然这个没法满足她。问了几个问题后,作者和她爸爸都笑起来。我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注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圆圆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奋,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圆圆这时已经很坦然了,自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今天偶尔住一次小宾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作者和先生也经常有冲突,但是一遍情况下避开圆圆,实在避不了,至少也不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圆圆出来主持公道
  •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更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的快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他人案例
  • 丈夫事业有成,妻子能干漂亮,本该有“五星级”的舒适,但他们却把好日子过成了“小旅馆”的档次。小两口之间没有大矛盾,彼此也在意对方,但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互相不对付,经常发生争执,谁也不服输,总认为对方应该让步。吵闹的过后往往是冷战,一两个月不说话。小女孩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一直生活得胆战心惊,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会吵架,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高些,她就表现出惊恐

只设“记功本”不设“记过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圆圆案例
  • 从圆圆4岁起,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他做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事情都很简单,例如“收好玩具”,“扔垃圾”,“自己编故事”,“晚上肚子去厨房开灯拿牙签”,“学会认钟表”等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
  • 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孩子受到表扬很有荣耀感;二是记得事情对他有提醒作用;三是凡事写在这个小本上的字,圆圆都能记住,她经常在数小红花时顺便读一下自己的先进事迹
  • 记功本内容一直在增加,但是没有一次是记录他成绩好,为了保护学习的兴趣。随着青春期(初二)到来,不再用小红花,更注重的是和他的交流沟通。用物质奖励对于孩子来讲,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他人案例
  • 好友正为自己女儿管理问题苦恼着,顺势讲了记工本的好处。后来有一天到她家,果然做了,但是在操作上却又一些问题,一边写缺点,一边写优点。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改不掉的缺点。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
  • 不可以记下孩子“练琴不自觉”,而要看到孩子天天去练了,就记下“能坚持每天练琴”。接下来她还是偷懒,不想练够一小时,不可以记下“没弹够一小时”,而要记下“虽然只练了四十分钟,但弹得很有进步”;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每天只弹四十分钟。可以先回避时间问题,记下“练琴很认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说,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
  • 不断地重复只是让孩子稳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坏毛病
  • 儿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
  • 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强化什么,你才去的方式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它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抵消的

“不管”是最好的“管”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佳句

  •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式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理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 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的成长。儿童应该是一个完美独立世界,他幼小的身体里深藏着无限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棵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
  • 朋友案例
  • 女同事名牌大学,工作出色,婚后中年得子。襁褓之中就读唐诗宋词,英语汉语。虽然和人在说话,但是心总在孩子身上放着。刚上小学时班里前三,可是到了六年级毕业时,成了倒数第三。她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治疗的方法就是”不管“
  • 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动机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做得比较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但是把对自己的道理,用在孩子身上,可是他们都基本失望了
  • 不要再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温和和爱的形式
  • 一位父亲教训儿子说,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作者对这位父亲说:就是因为小时候没人管,才会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他太“有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
  • 家长总要求孩子改正那个缺点,但对于别人给他指出的缺点,却并不愿意接受,从内心都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个缺点

  • 圆圆案例
  • 女儿高一时,买了一个CD 机,一边写作业一边听歌,还隔三差五地去买光盘。第一次说时,她只说知道了,过了好几天依旧如此。最上不说,心里还是很着急。用强迫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坐到书桌前,眼睛放到书本上,手里拿上笔-即使他的躯体都到位了,但没有人能让他的心思也到位。所以作者和爸爸相互提醒,管住自己的嘴,不再去说这件事。直到一天,发现圆圆学习是不再听音乐了,CD 架上落了很多灰。孩子只要有一颗上进心,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做“听话”的父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佳句
  •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
  • 几乎所有的冲突都反应了家长的问题,也就是说都包含了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或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得当

  • 圆圆案例
  • 圆圆大约2岁时,又一次和一个亲戚带她到天安门广场玩,往公交站走时要走过一个天桥。远远不走台阶,要走两侧固定栏杆那个只有十公分宽的小水泥台,他总是喜欢“独辟蹊径”。又走过来一个稍大些的男孩,看远远那样走,也要从另一侧沿着栏杆走,他妈妈说“好好走路,听话!”强行把孩子拉走了
  • 本来是出来玩的,为什么要一定要把去天安门广场看作是有意义的,把过天桥看作是没意义。也许在圆圆眼里,天桥比广场还有趣的多
  • 圆圆12岁的时候,开车从北京回内蒙古过年。本来计划初八走,早饭过后,我们都拎起大包小包准备走了,圆圆磨蹭着穿衣服,不情愿的样子,说奶奶家呆那么多天,姥姥家才呆两天,没和两个姐姐玩够。看她和两个小姐姐难舍难分的样子,都想哭了。于是当天决定不走了,圆圆的姥姥担心我们这样回去会太累,觉得太纵容孩子了。但是这种“纵容”并没有把圆圆惯成一个唯我独尊的人,恰恰相反,她非常善解人意
  • 大约4岁时,和朋友带着渊源和小于的女儿萱萱到公园玩,沿一条屠戮往山上走,她两走着走着突然四肢着地,手膝并用地在土地上爬。于是赶紧把她们拉起来,给她们拍拍土,批评他们把衣服弄脏了,两个小姑娘都不高兴。直到四五年级,圆圆有一次批评作者不好好理解她,忽然提起这件事。圆圆说那是她第一次爬山,觉得这明明是往上走,为什么叫“爬山”了。圆圆接着说,打人就是经常不懂脑筋,瞎指挥小孩,还总是怪小孩不听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分析
  •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且最重要的榜样。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体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无意识间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小鸡但有效
  • 多年来人们惯于要求孩子“听话”,这仿佛是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这是成人与孩子间的不平等,并非父母们不愿平等地对待孩子,二是不容易对自己的权威意识产生警觉
  • 凡事那些非常自以为是,性格偏执的人,他的童年一定有一段较长的必须服从于他人意志的生活,个人的医院不断受到压抑。这是童年时代环境给他留下的心理创伤,一生难以完全愈合。很多人把这种偏执试行于自己的后代身上,又在后代身上留下偏执痕迹
  • “听话”是培养具有民主气质的公民;纵容只能给出一个颐指气使的小暴君

学会开“家长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佳句
  • 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实,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A漫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他们的“惩罚通知”
  • 圆圆案例
  • 小学9岁时,反驳思想品德的老师看电视没有意义,社会课老师乱下标签,圆圆却有质疑精神,这些优点在老师眼里是缺点!于是等她爸爸回来,商量之后再谈这件事。建议她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下课后找老师谈,如果老师表现出不愿意听,就回家后和父母谈。
  • 为了让她更好地接纳各种各样的老师,我们又对她说,老师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有的人素质高有的人素质低,这是正常的,不要强求自己遇到的老师都让人满意。但是对学校的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尊敬
  • 同时觉得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果家长会后,不管事情情况简单批评一下,指挥激化和老师的矛盾,往后变得不自信,变的谄媚或奴性
  • 高一时,家长会通报学期考试情况。圆圆总体成绩不错,只是数学比较差。班主任提到圆圆数学比较弱,认为她应该在数学上想办法提高一下。但是作者觉得高中学习已经很忙了,周末再不给他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反而不利于她总体学习安排。数学可能提高了,但是总体下降了。对女儿说:“老师说你这几次数学虽然靠的不是很理想,但她觉得你在数学方面很有潜力的。”激起来孩子的自信
  •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瞎指挥,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再孩子学习上随便指手画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他人案例
  • 家长会后打骂孩子的家长,一定是简单粗暴的家长,平时不主动和老师们沟通,只是在开家长会时或老师“请家长”时,才听到一些关于孩子的在校情况
  • 孩子不会品控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几点的症结没有得到解决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佳句
  • 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伤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董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 分析
  • 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讨论要不要打孩子的节目,作者觉得这个话题放到这里讨论,本身就是羞耻的事情。人类文明传承到尽头,农业不会回到刀耕火种,军事不会退回到弓箭斧头,医学不会退回到巫神法事,只有家庭教育动辄退回到野蛮粗暴
  •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个人的真性情。许多人,他们在单位、朋友勉强表现得谦和并富于教养,唯独在他们最亲爱的孩子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狂野
  • 打骂是家长最长运用且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式,可他也是最没效,最具破坏性的一种
  • 脾气不是来自血脉的生物遗传,是来自生活体验的心理传递
  • “大声叱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用大声叱责(家庭中还有拳头)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方式造成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笔记

  • 圆圆案例
  • 圆圆三、四岁时,一次去超市要买一种加了很多色素的饮料。作者很坚定的告诉她这不能买,不卫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喝这个,为此圆圆干脆地下躺着哭。作者等的过程中就看看其他商品,不怎么关注圆圆,几个回合之后,她没劲了就走了。一句批评没说,也没有讲道理,圆圆也再没提起过要喝那种饮料
  • “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人真的有这样一种信念上的诚实。这种野蛮的教育方式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教育”的要素,他只是让父母出口恶气
  • 他人案例
  • 一位女孩子,很漂亮,学习出色,工作能力强,看起来性格也活泼开朗。只是一直以来肠胃功能不好。医学上早已发现,慢性胃肠疾患和人的消极情绪以及压力有关。果然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暴打,今天她总是无节制地吃各种零食,尤其是刺激性食物

这里这播传播生活 教育体育 文化等热点;

这播君邀您继续关注 ;期待我们下期再会!

欢迎投 稿 请联系 1619979589

本信息来自综合网络 感谢支持!转发!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