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铲除功臣,钻入套子的刘伯温,凭什么解套?全靠此红颜知己


朱元璋铲除功臣,钻入套子的刘伯温,凭什么解套?全靠此红颜知己


刘伯温,古代最著名的温州人之一,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还精晓兵法,因辅佐朱元璋建立帝王业而名扬天下。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帝王家惯常的权术手法。朱元璋堪称典型者,为让子孙的皇权巩固,他是不择手段诛杀功臣。

刘伯温是多聪明的一个人,看看政治形势不对头,马上向朱元璋告老还乡,从此“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他的老家温州文成县山清水秀,空气负离子满满,倒是不错的养老之地。

可惜,朱元璋不放心他,政治宿敌胡惟庸也不想放过他。于是,刘伯温只好进京谢罪,以表忠君之意。

朱元璋铲除功臣,钻入套子的刘伯温,凭什么解套?全靠此红颜知己


朱元璋见刘伯温来到身边,既不治他的罪,也不放他回家,还赏赐他一位美貌侍妾。

经历大风大浪的刘伯温,自然清楚皇帝的小心思,在京期间凡事都小心翼翼的应对。可是,朱元璋鸡蛋里面挑骨头,给刘伯温按上一个小过失,罚每天抄写一遍文书。

刘伯温为求平安,每天老老实实的在家抄文书,一天又一天……朱元璋常常跟刘伯温碰面,嘘寒问暖亲切的要死,但从未提及文书之事。

60岁的老刘,时间一久发现不抄写也没事,逐渐就不抄写了。普通人这么干,大家可能还可以理解,心思缜密的刘伯温怎么会这么干呢?

朱元璋铲除功臣,钻入套子的刘伯温,凭什么解套?全靠此红颜知己


确实如此,朱元璋布置的责罚,刘伯温贸然荒废是有点不合他的性格。

然而,他毕竟老了,每天抄写繁重的文书也有些力不从心。还有一个原因是,朱元璋赏赐给他的侍妾,看他这么辛苦,就帮着他一起抄写。

到了后来,每天的抄写任务就全由侍妾来做,刘伯温从此也就清闲下来。刘伯温一看朱元璋也没问起,而侍妾又每天按时抄写,也就不抄文书了。

原本侍妾是朱元璋派来监视刘伯温的,可能就想通过抄写文书累死他。结果,孤男寡女相处时间一久,侍妾爱上了刘伯温,托付终身于他。

朱元璋铲除功臣,钻入套子的刘伯温,凭什么解套?全靠此红颜知己


在侍妾的悉心照顾下,刘伯温精气神越来越好,皇位上的朱元璋坐不住了,突然下令检查“文书作业”。

事发过于突然,刘伯温心惊而不怕,把家里所抄的文书交了上去。朱元璋看后非常失望,不过他也发现问题,文书的笔迹不一样。

得知事情的原委,朱元璋也不好意思降罪刘伯温,毕竟人家作业是完成了。当刘伯温喜滋滋回家的时候,发觉侍妾已经倒地身亡……

这场刺激,让刘伯温很快病倒,朱元璋就准许他归家,并派人护送。宰相胡惟庸奉命带御医给刘伯温诊治,没想到吃药之后病情愈重。归乡后不久,刘伯温就因病而亡,享年6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