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當自己越用力揮杆的時候反而越打不遠,而且還經常打不出自己應有的距離。

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困擾大家已久的。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本能的反應通常是更加用力地揮杆,可結果呢,非但擊球距離不能如願得到提升,反而失誤率變得高了起來。

什麼地滾球,啃地球,相剋球也都接踵而來,讓人深感無奈。

這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怪圈,越打不遠就越想用力,可越用力反而越打不好。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其實造成擊球距離遠近的根本原因不是夠不夠用力揮杆,而是有沒有把揮杆力量合理的轉化為杆頭速度,並最終作用給球。

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力量再大又有什麼用呢?

揮杆力量大固然是將球打遠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形成杆頭速度,因為杆頭速度才是決定擊球距離遠近的最主要因素。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所以,如果你想提升你的擊球距離,那你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把揮杆力量傳遞到杆頭,這才是重點。

對業餘球友來說,影響力量有效傳遞到杆頭的最常見情況有兩個,分別是手臂和下杆發力順序。

先說說手臂。

僵硬、緊張的手臂在業餘球友的揮杆中經常出現,而這正是影響揮杆力量傳遞到杆頭並形成杆頭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因為當手臂過於僵硬、緊張的時候,就等於把揮杆力量的傳遞硬生生地給掐斷了,到達不了杆頭。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這不難理解。玩過打水漂嗎?那個時候手臂是僵硬的還是放鬆的?揮杆也是同樣的道理,放鬆才有利於力量的有效傳遞。

不然為什麼那麼多教練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手臂要放鬆”,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再來說說下杆發力順序。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如果你想把更多地力量傳遞到杆頭,那就要遵循自下而上的下杆順序,從雙腳開始,然後依次為髖關節、軀幹(肩膀)、手臂、球杆。

只有這樣做,才是符合力學原理的,才能讓下杆呈一個加速的過程,並在觸球后使杆頭速度達到最快。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沒錯,杆頭速度最快的點不是發生在觸球前,也不是觸球,而是觸球過後。

假如你是用手臂帶動下杆或者肩膀帶動下杆,那下杆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減速的過程,杆頭速度也十分有限。

上杆形成扭矩完成蓄力的過程是創造揮杆力量的關鍵,正確的下杆發力順序更是將球打遠的關鍵中的關鍵。


越用力越打不遠?只用力可不行,形成杆頭速度才是關鍵


所以,如果你還被擊球距離所困擾,那不妨先試著放鬆手臂並努力做到正確的下杆,相信這一定會對你有所改善。

想把球打得更遠,我們需要知道如何正確地發力,但更需要知道如何使力量正確傳遞到杆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