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還在嗎?

廣州,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還在嗎?


12月3日,繼去年發佈了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再次發佈《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從2017年開始對全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共35個大中城市的營商環境進行了評價,今年研究的城市大致相同。

該報告主要採用採用軟環境、基礎設施、商務成本、市場環境、社會服務、生態環境6個指標進行測算,具體每個指標下再細分選項。與上一年營商環境指數測算相比,今年增加了每千人市場主體數、常住人口增速等指標。

在國內營商環境水平整體提升的背景下,國內主要城市的營商環境在過去的一年裡究竟有哪些改善和變化?在眾多城市中,到底哪個城市才是你心中最適合創業和發展的城市?

廣州,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還在嗎?


數據來自《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


1、廣州痛失第一,北京跌出前三

從全國整體營商環境來看,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排名發生了較大變化。雖然深圳、上海 、廣州、北京、重慶依然位居2018年全國營商環境指數前5名,單順序卻發生了大變化。深圳從去年的第三名,躍躍升至排行榜首位,上海從去年的第四名上升至第二名,而廣州卻從去年的第一名,下滑至第三名,北京從去年的第二位下滑至第四名,跌出前三,重慶仍然穩居國內第五名。

其他進入前十名的城市依次為成都、南京、杭州、 長沙、武漢。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年的網紅城市,成都去年排十名開外,今年則大幅逆襲,排名上升到第六。傳說中的代替廣州“北上深杭”位置的杭州,比去年下滑一位降至第八,長沙則躍居第九。

2、深圳營商環境全國第一,創業人數眾多

2018年,深圳位居35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第一名,而去年,深圳的位置才排在第三位。

深圳之所以能夠逆襲第一,在於過去的一年裡多項指標表現良好。根據測算,深圳2018年軟環境指數排名第一、市場環境指數全國第三, 基礎設施指數為排名第五,生態環境指數排名第六。

在軟環境方面,深圳得分為全國第一。過去一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速4.59%,為全國第一;深圳市場主體數(從事交易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為306.1萬個,是全國唯一突破300萬的城市;深圳每千人註冊市場主體、新增市場主體數,均為全國第一。

報告顯示,在深圳每1000人的市場主體數有244個,是京滬的2倍以上。深圳1年內增加的市場主體數,甚至達到了一些省會城市全部註冊市場主體累計的總和。

3、深圳人口流入增幅最大,意味著什麼?

以上數據,包含了兩個重要的信息。首先,是常住人口增速全國第一,這意味著,去年深圳人口流入增速全國最高。

一個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本身就體現了一個城市的魅力和綜合實力。城市的人口流入越多,人才流入也會越多,在全國大城市都在搶人挖人的背景下,深圳取得了人口最多的增幅,不能不說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已經走在前列。人才的流入勢必會對城市的發展產生重大作用,這會形成一個良性循壞。這表明深圳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才選擇在深圳安家置業。

另一個,則是深圳市場主體數突破300萬,每千人註冊市場主體、新增市場主體數,均為全國第一。註冊市場主體,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從事經營和創業的人和組織,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在過去一年,在深圳新增的創業組織和人數全國最高,深圳作為大灣區的創業熱土,不是浪得虛名,深圳的良好壞境,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在這裡創業。

4、廣州仍是粵港澳C位城市,但房價優勢不再

廣州作為廣東省會城市,也是北上廣深中的四個一線城市之一,各方面綜合實力不用質疑。從報告來看,廣州2017年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一,但2018年營商環境指數卻變為第三名,這兩年廣州到底經歷了什麼?

其實,廣州原本一些領先優勢在發生變化,比如廣州商務成本指數得分在降低。所謂的商務成本,簡而言之就是土地和房價的成本。2016年廣州房價收入比為全國第九位,房價相對較低使得廣州商務成本低,廣州在一線城市具有巨大的成本發展優勢。

但是,經過2017年的房價暴漲之後,廣州的房價收入比在2017年已經超過了上海,今年變成了全國第四位,這背後反映的是是廣州土地成本上升越來越快。


廣州,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還在嗎?


數據來自《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


曾經,廣州一直是大家心目中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但是這兩年,有專家指出,廣州房價並非大家想象的那麼低,均價低主要受到郊區房價統計和雙合同等因素的影響,數據水分嚴重。

現在,在廣州中心區,珠江新城房價動輒10萬每平起,周邊中心區域6-8萬每平的房子比比皆是,這些事實告訴我們,房價低再也不是廣州的優勢,越來越高企的房價,加上嚴格的限購政策,讓不少想融入廣州的年輕人望而卻步,不禁要問,那個傳說中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到底去哪了?高房價會不會逐步扼殺廣州的城市活力,值得決策者重視。

不過,廣州目前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及全社會貨運量仍居全國第一,廣州作為全國商貿中心和華南物流中心的地位,還是實至名歸。但就全國來說,目前廣州深圳的機場每年航空客流吞吐量之和,才和京滬機場的客流量相當,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江入海口城市,未來可能需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城市,拓展國際航線,發展科技、商貿、高端製造業等產業,成為世界級粵港澳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廣州,房價最低的一線城市還在嗎?


數據來自《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


5、廈門房價之痛:29年才能買得起房?

報告顯示,2017年廈門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價格在4萬左右,已經遠超杭州。廈門房價收入比位居全國第一,接近29,就是說夫妻雙方按2017年職工工資收入之和,需要29年才可以買一套2017年價格的商品房。廈門作為副省級城市,高房價正在扼殺城市活力。

此外,北京、廣州、福州、青島、濟南、成都的房價收入比上升明顯,這反映出這些城市土地成本上升塊。

不過,也有很多城市房價收入比下降幅度不大,這導致這些城市在全國競爭中,成本優勢在下降,具體從排位看,廈門、寧波、武漢、廣州、青島、濟南、合肥排名下降,但具體降幅是多少,每一個城市不一樣,每個城市的市民感受也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