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在我们的印象里,科举制度的诞生,对于中国封建传统社会中的仕子来说最大的突出贡献就是打破了封建豪门大族为首的达官贵人和皇亲国戚对于官场的垄断。

科举制度从隋朝诞生到到清朝前后共近一千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明、清(元代不设科举,这也是其短命原因之一),在明清之际发展到其制度巅峰,全国的读书人趋之若鹜,即使是中个小小的秀才,也会在家乡一方万人空巷。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不得否认的是,科举制度的确从农村地区为盘活官场的桥梁输送了大量的寒门学子,但正如我们所知,在封建专制时代,一项制度的履行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事的变通。

如果我们仅仅把潜意识中对于科举制度对于豪门学子帮助的好感等同于寒门学子的在入仕道路上咸鱼翻身的彻底胜利,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明清之际的大学士和六部官员都必须经过科举考试的筛选,但对于达官贵族之后,运用制度和人事的潜规则并不是一件难事。科举制度往往被人处于高估的状态。

以盛产诗人的唐代科举举例,与其说为寒门子弟打开了登天之路,不如说是为士族家庭、达官贵人提供了续命、延续政治地位的新途径。

唐王朝从始至末,进士出身者在整个唐朝官员中的比例并不得高,门荫和杂流始终占多数。

然而从初唐开始就有规定:即朝廷要职必进士出身者,非进士出身者想要当官,基本上只能沦为下僚或是当事务官僚(官品未必低,但唐人看不起)。

这种风气越到中晚唐越严重,德宗以后,进士科已经成为高级官僚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决策层:进士科出身的宰相在宪宗朝第一次超越半数,自此之后这一趋势就再未扭转,到了晚唐时期,文宗朝宰相24人中有19位进士,武宗朝宰相15人中有12位进士,宣宗朝宰相23人中有20位进士,懿宗朝宰相21人中有20位进士。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进士科既然被提升到如此地位,自然受到朝野的一致重视。特别是世家大族,想要维系自己的地位不坠,一定需要子弟能不断出现高级官僚,那么这些人对科举的争夺则是不言而喻的。

唐代科举并不像宋明那样封名阅卷,卷子是谁的考官看的一清二楚,所以考官的倾向就非常重要。

晚唐进士科主考官一般是由如礼部侍郎等朝廷大员担任“知贡举”,先来看看一般知贡举是何出身。

在唐懿宗到唐哀帝时期的知贡举中,进士科出身占到79%,而这其中,士族出身者竟高达64%,出身于寒素者仅占3%。

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在晚唐,贡举是掌握在士族手中的。唐朝是门第观念在社会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高门大族出身者看来,寒素家庭是不配当高官的这是其一;而高门大族之间互为婚姻,人际关系盘根错节,这是其二。贡举大权在士族手里,看到试卷,一面是自己的子弟和亲家的子弟,一面是毫无背景的贫寒之士,这个如何选,答案显而易见。

即使是被人誉为士风最清的宋朝科举,皇帝亲自取士,一锤定音谁还敢抢功呢?

所以科举来说,官僚们特别是宰相,对阅卷人一个暗示,一个施压,基本三甲花落谁家就定了。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回到唐代的知贡,它也往往得看大佬的意见,这就导致晚唐时期请托成风,宰相们要保举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其他亲贵的人,这一风气在懿宗之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没有背景的寒士,想中举有多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出身于顶级门阀的清河崔氏,在宪宗朝礼部侍郎崔邠家三代一共出了十位进士,杜元颖、崔铉、郑余庆、令狐楚、崔慎由等高门进士世家都曾连续两代出宰相。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可以说,到了晚唐,进士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世家大族一手操纵、延续权位的工具,寒门子弟想要中举,难于登天。这点屡举不第的黄巢恐怕体会最深,他在攻陷广州后大发声讨唐朝廷的檄文,其中就有一条是“铨贡失才”。

包括后来的李自成,洪秀全,这些把天下搅成一锅粥的豪门英雄,都是在科举失败后走上武装道路的。

作为一个普通士人,你以为当了进士,就能飞黄腾达了?唐代科举制度相比后代极为特殊,宋朝开始的科举都是选举合一,举子中了进士就有官员身份,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唯独唐朝科举是选、举截然分开。

而唐代科举的作用只有选拔人才,中了进士只代表获得了当官的资格,而真正当官,只能老老实实去吏部排队候着。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通过阅读中下级官员墓志,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一辈子当了三十四年官,但任职只有三四任,加起来十来年,其他时间都在家守选呢!进士也是“选人”之一,也得守选三年才能授“释褐官”,你要是想直接当官怎么办,只能接着考。再考“特科”制举或吏部科目选,但这些考试的难度比之进士科又是大大提升,能考中的都是元稹、李商隐之类的天才级别人物。

而如果你是豪门之后,这个难度就不一定是难度了。这一点宋代也是如此,直至明朝,经过朱元璋和历代明朝皇帝对于大族的持续封杀才略有收敛。而到了清朝,科举又再一次倾斜于贵族和豪门,尤其是满蒙皇亲国戚的后代。

总之,中国科举从诞生到灭亡,并没有打破阶级固化严重的社会现象,朝廷是士族公卿的天下,对于寒门出身的士人来说,考中进士本身就比较困难,困于科场半生是常态,即使中了进士,做官之路也很坎坷。


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咸鱼翻身吗?事实并不如此


“虽然干禄无休意,争奈趋时不见机”就是这一情况的最好写照。张居正、曾国藩这都是天才中的翘楚,像王阳明那样的翘楚中的天才郁郁不得志基本就是常态,而唐伯虎这样的寒门,则是大部分科举人的真实写照了。

科举怎么能不怀才不遇?天时地利人和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