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有人說,孔子一生博學多才為何不願做官?而且在官場上還不如他的弟子?

其實,孔子不願做官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說他在官場上還不如他的弟子們混得好,也自有原因。我們不妨從他那個時代來了解一下:

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有文曰:“孔子十五志於學”,孔子是一個從小就愛學習,喜歡研究文化的人,所以他一個博學多才,弟子眾多的大學問之人。而且,他還大力的倡導“仁”、“知”,還主張“學而優則仕”的學說。

但是,他自己一直活到“四十而不惑”的年齡,雖然有“克己復禮”、復興周公禮法的宏願,但在仕途之中卻始終沒獲得過一官半職。

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當時有一個叫“陽貨”的人,他是春秋時代季氏的家臣。他覺得孔子確有治國興天下的才能,便一直想勸他出來做官。

不過,在他第一次見到孔子,剛想說話時,不料,孔子卻擺起架子,避而拒之。

陽貨無奈,只好打馬回府。

過了些時日,陽貨又專程登門拜訪孔子。不巧,這次孔子真的不在家裡,陽貨只好留下禮品,怏怏而回。

不過,孔子回來後,見到陽貨送的禮品,心裡便有些不安,認為來而不往非禮也。於是他就想回訪陽貨,但內心深處卻又不想如此。怎麼辦呢?經過思慮再三,孔子終於想出一條妙策:趁陽貨出門時再回訪,一來盡了禮,二來又避免見到他。

於是,孔子打聽到陽貨的行跡後,便虛情假意回訪陽貨一次。

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正當孔子得意地坐車而歸時,路上突然遇到陽貨從外面回來。於是,兩個人終於不期而遇,孔子無法迴避了。

陽貨一見孔子,稍事寒暄,便進入正題,展開了對孔子的遊說。

“來,我跟你說幾句話。”陽貨拉著孔子說。

孔子見陽貨講話有居高臨下之勢,覺得反感,又不便發作,只好隨陽貨去。

“胸懷奇才卻不為國效力,可謂仁乎?”陽貨說。

孔子無語。

“不可!”陽貨見孔子沒反應,自己徑直斷言道。

“有克己復禮的弘願,而且倡導學而優則仕,自己卻不去做官,可謂知乎?”陽貨又說。

孔子還是無語。

“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陽貨依舊說。

孔子仍是無語。

“喏,吾將仕矣!”過了一會兒,孔子左手扶著車,右手搔了搔花白的頭髮,說了這麼一句。

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陽貨勸孔子入仕這個故事,大約發生的時間在魯定公五年前,當時孔子已經四十七歲了,這時他的聲氣大盛,可謂天下人皆知。那麼,陽貨勸孔子做官呢?

原來,他是為了自己的野心。因為當年六月的時候,魯定公病死了,便季桓子接班。可是,到了九月的時候,陽貨不但囚禁了季桓子,並且還誅殺魯國大夫,因為他想乘機擅權,為了陰謀達成,他便想拉孔子入夥。

不過,以孔子德行與才識,自然識透了陽貨是何居心,也不可能與他為伍。可是,陽貨不死心,一直死纏爛打;對此,孔子一邊憂心忡忡,一邊氣憤不已,最後在無法脫之下,便決心從政,以一己之力,去挽救一片混亂的魯國。

於是,孔子入仕後,只四年的時間,便出任魯國中都宰;再一年後,又升為司空,又升大司寇,最後又“攝相事”,當上了代理宰相。

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可見,孔子一向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在47歲時做官,只是因其人——陽貨的逼迫,也是為了救國家於危難。

可以說,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個千古聖人,心懷天下,仁慈守義,這以一位大賢人,又怎麼能輕易地混跡於官場之上呢?

所以,孔子雖然弟子眾多,雖然官場上不如他的弟子,但在才學、涵養、貢獻、聲望等一世名節之方面,弟子們卻沒有一個能超越他!

孔子克己復禮不屑於仕途,為何在47歲時又做官了?只是因這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