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在去年的影坛,涌现出一个反映中国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爱国主义大片《龙之战》,堪称备受国人诟病的影视作品中的一股清流,上映以来好评如潮。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这部影片描述清朝名将冯子材率领广西土著军队“萃军”抗击并大败法国殖民军的故事,真实感人,尤其是该剧几近苛刻的服化道工作,为观众逼真的展现了1880年代清军与法军的装备、武器、战术等诸元素。在当今胡编乱造的架空超越剧泛滥的逆流下,该剧却能认真的将每一个细节都能经受推敲,实属难得。比如,以往反映中外战争的电影,即便同样考究之作,往往对外国部分,依然难以做到细致入微,可是此片中的法军不仅军服、武器、战术都符合历史,甚至连法军外籍军团士兵的帽徽领花都真实无误的展现出来,服化道工作者所下的功夫不可谓不深厚。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同样,对于片中清朝军队的服装道具,该片同样精准详实的予以刻画再现。尤其令古代刀剑爱好者观众眼前一亮的几个细节是,该片第一次以细腻、完美的影像将大家历来倍感好奇的一件清朝“奇”刀——双手带,展现在广大观众眼前,揭开了笼罩在双手带上的长期谜团。

同样,对于片中清朝军队的服装道具,该片同样精准详实的予以刻画再现。尤其令古代刀剑爱好者观众眼前一亮的几个细节是,该片第一次以细腻、完美的影像将大家历来倍感好奇的一件清朝“奇”刀——双手带,展现在广大观众眼前,揭开了笼罩在双手带上的长期谜团。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一直以来,刀剑爱好者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双手带这个词汇,但许多人却始终感到迷惑不解的是,这件兵器到底是一件犹如牛尾刀一样的单刀,还是一件犹如朴刀一样的长柄兵器?却历来有两种论调相互矛盾,令人对这件不是非常普及的兵器莫衷一是。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现在搜索到的双手带资料,90%都言之凿凿的以双手带为清朝式样的朴刀,或者说是朴刀在清代的特殊称谓。许多有着百多年历史的民间武术流派、武术典籍也明白无误的写明,“双手带”就是一种有着介乎长柄大刀和单刀之间的中长柄砍刀。说明至少相当长的时期内,民间都约定俗成的双手带是清式朴刀。

然而,翻看研究清朝军队装备武器最具权威型的文献《皇朝礼器图说》,里面生动细致精准的文字和图像描述、刻画出清朝宫廷、军队各种礼器、武器、服饰、仪仗的外形和简绍,具有“法定模范”性质,理应成为研究的首选资料。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双手带的资料

此书中,详细描绘了双手带以及它的几件“孪生兄弟”斩马刀、窝刀、背刀、长刃大刀的形象、数据等一手资料。从中我们可以笃定,双手带不是朴刀,而是一件脱胎于斩马刀的一件双手持用的长刃单刀。

以斩马刀为基准,比斩马刀略短者即为双手带,略长者即为长刃大刀。此三者从外形、刀装上几乎难以分辨,共同点都是有别于腰刀的战刀,双手持用,故力大势猛,威不可挡。

三者各自一些特别之处,双手带明显是供武士用于与敌方武士捉对厮杀的战刀。而斩马刀则是用来劈斩战马或者重甲武士的重型大刀,故而可能在锻造上工艺就不同于双手带。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斩马刀是中国历代都有的刀剑,但由于中国造物不拘一格、形制各样的传统作风,历代斩马刀也会是不一样的,那么清朝的斩马刀以及双手带、背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恐怕这要与明清时期盛行一时的日本式长刀的流行脱不开干系。

明朝漫长的抗倭战争中诞生了“戚家军刀”“单刀”等一系列仿制日本武士长刀的武器。这种现象到了清朝初期依旧如故,并且更加“制式化”“标准化”,这种刀剑以“窝刀”为最典型。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清初,清八旗军的各种制度尚且非常严格,所以兵器如制,故清初战刀非常符合明代窝刀特征。

斩马刀、双手带等几种双手长刀都是以窝刀为蓝本衍生出来的。所以,作者以为,清朝的斩马刀只能代表清朝特殊形制,不能简单将它同样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斩马刀混为一谈。

那么,双手带既然明明是一件双手使用的单刀,为什么后来民间又异口同声将朴刀叫做双手带呢?这应该是由于中国历来刀剑制造,缺乏日本那种严格的标准化、制式化规定,除了王朝主力军队、在清朝初期,会稍稍严格些,众多地方的土著团练武装,会继续中国几千年“五花八门、各行其是”的风格,所以,《皇朝礼器图鉴》中严整的双手带,就会逐步“走形”、甚至“变形”。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而民间自古缺乏严整标准化化,五花八门,土著团练军队中的双手带渐渐就走形。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最后双手带走形成为与朴刀混为一谈的形象。开始成为一种类似泰国长柄单刀(刀身还细长),还依稀有一些清初双手带的影子,再后来,刀柄越来越长,刀刃也越来越像“大刀片”的朴刀模样。这时,就再也不是清初那种脱胎于“窝刀”的双手带了。而真的走形成了朴刀“双手带”了。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晚晴时期,双手带依然在地主团练武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此双手带已非清初的双手带了。

爱国大片《龙之战》中的“双手带”,究竟是单刀还是朴刀?

最终在草根化、江湖化的民间“武术界”,双手带成为这个样子,一直被今天的武术界如此认定。

注:本为为中华冷兵器原创文章,作者:公子小白,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