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病还乡的老将68岁时再度挂帅出征,电影龙之战原型就是他。

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中法两国因越南的保护权问题争执不下,兵戎相见,法国侵略军悍然向驻扎在北圻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初始,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节节败退,法军乘胜北上,叩我边关,并将战火引到中国东南沿海。国难当头,清朝上下着急,地处抗法前沿阵地的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想到了赋闲在家的老将冯子材。

告病还乡的老将68岁时再度挂帅出征,电影龙之战原型就是他。

冯子材就任广西提督期间,弹劾过贪官污吏,伸张过正义。但官场风云险恶,当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冯子材晕头转向时,他只好告病还乡。

本来,冯子材是因为官场腐败而称病告退的,见有立功报国的机会,他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于是,他把团练总部设在自己家中,并将招募到的兵员改编成“萃军”,取其大号“萃亭”之义。

随着边关频频告警,冯子材奉命率10营“萃军”从钦州开拔,奔赴抗法前线。行抵上思,加招8营。这支共9000人的部队,军纪严明,马不停蹄地开赴指定的集结地。

告病还乡的老将68岁时再度挂帅出征,电影龙之战原型就是他。

1885年一月,法军发起攻击,镇南关失守,主帅潘鼎新落荒而逃,前线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广西巡抚李秉衡召集诸将,推荐冯子材为前敌主帅,得到大家的拥护。

受命于危难之际,冯子材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把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以便在为国捐躯时收尸。他带领各路将官认真勘察地形,决定诱敌深入,在关内与法军决一死战。

告病还乡的老将68岁时再度挂帅出征,电影龙之战原型就是他。

在构筑工事,备战就绪之后,冯子材决定出兵扰敌,引鱼上钩。二月初七日(1885年3月23日),法军大举出动,越过关门,进入清军防线。

冯子材身先士卒,持刀大呼,率先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与法军进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打得法军鬼哭狼嚎,丢盔弃甲,退出关外,据考证,法军纪录阵亡74人,但已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

接着,清军乘胜出关追敌,连克文渊、驱驴、谅山、长庆府、观音桥等处。法军落花流水,招架不住。

告病还乡的老将68岁时再度挂帅出征,电影龙之战原型就是他。

冯子材以68岁之躯,精心策划,亲身指挥,一举反败为胜,创造了震惊时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这一仗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光辉典范,打出了军威,张扬了国威,法国茹费理内阁因之土崩瓦解,首相被迫辞职。

但此后清军也已经精疲力尽,朝廷也无力再筹措军费,清政府在“乘胜即收”思想指导下发布停战令,冯子材含恨撤兵。

在英国调停下,两国公使在天津会谈,于6月9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其中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法国军队移交台湾,中国军队撤出越南,从此越南脱离中国,成为法国属地。

告病还乡的老将68岁时再度挂帅出征,电影龙之战原型就是他。

2017年电影《龙之战》就是以清朝大将冯子材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他带领士兵英勇抗击外敌,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胜利——镇南关大捷的传奇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