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你“苟且”的生活,或许就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飞驰的列车顶着寒冬,碾碎着双轨之上的雪花,却碾不碎乘客万千思绪。

物欲横流的时代,生活的节奏之快,工作的压力之大……更衬托着心灵的空虚,对生活枯燥平凡的厌倦。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不知是谁,正合时宜的煲了一碗鸡汤,恰如其分的击中着那一颗颗躁动的内心。“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忙碌了年复一年,寻找着心安之处,突然转身发现,自己原来是在苟且的活着。于是,很多人开始编织诗和远方的梦。但最终,似乎梦还是那个梦,生活依旧是如此的苟且。

夜读|你“苟且”的生活,或许就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遥不可及”的梦

以前总是天真的认为,“诗和远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向往;最美的姑娘,总在远方。大家总是厌倦着眼前的苟且,向往着诗和远方。然而可怕的是,无数充沛精力的人,一边向往着诗和远方,却一边安之若素的苟且着,明明遭遇着一切,却未想改变。

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了无数人辞职的理由;一句“人间不值得”更是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口头禅;“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于是大家拿着照相机走遍了千山万水,从充满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走到充满绿树百花的村庄僻壤。乌托邦式的生活,诗和远方的向往,最终都在中国变了味。似乎北上广就是残酷的代名词,而那未曾踏足的川藏线便是向往的生活。它像一剂迷幻药,缓解着暂时的焦虑。

夜读|你“苟且”的生活,或许就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梦在脚下,远方不在远方

我曾在海边见过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望着大海。我未曾去想他在思考什么,但我明白,他的半生或许在他看来就是诗和远方。古人说“求仁得仁”,可我们总是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只有我们的双手,双脚才会告诉我们,眼前的生活其实就是我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在闲暇时光,泡一壶茶看着心心念念的书;恋人间某个惊艳的片刻;年迈的老人彼此呵护。我们总是不知不觉会被吸引,这或许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向往的诗和远方。

夜读|你“苟且”的生活,或许就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旅行可得,书中可得,生活的点滴之中亦可得。不管是在哪里,生活总是属于我们的。只有我们不辜负每一天,只有“苟且”的生活过,才会明白诗和远方的价值。

夜读|你“苟且”的生活,或许就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不在别处,就在脚下的土地。我们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我们历经的每一个时刻,我们的努力、奋斗与拼搏,就是诗和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