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通貨緊縮將要到來?它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

2018年格外的冷,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太多的經濟事件在發生,用一句話說就是:“經濟的十字路口”。更為嚴重的是有可能帶來“通貨膨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吧:

警惕:通貨緊縮將要到來?它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

一.CPI與PPI增長勢頭出現回落

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CPI同比上漲2.2%,環比下降0.3%;在2.2%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9個百分點。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4.9%和5.2%,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2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2.7%,環比下降0.2%。在2.7%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9個百分點。從這幾組數據上來看,CPI與PPI增長勢頭出現回落,尤其是PPI指數已經是在低位徘徊,往往會進一步間接影響到CPI指數。

警惕:通貨緊縮將要到來?它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

二.貨幣供應量減少

從今年的貨幣增速來看,廣義貨幣m2增速持續徘徊在歷史低位(8%附近,以前都是兩位數增長),貨幣供應量由此減少,導致市場上的錢變少了,多數人或者企業的資金鍊比較緊張,從市場上賺錢難度在提高。要知道,貨幣供應量單月出現減少的情況在我國並不常見,尤其是這麼大幅度的減少更是罕見。會受到受經濟增速放緩、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大幅縮減、央行或有意控制貨幣供應量等因素的影響。而貨幣收縮通脹回落,不利於實物資產。在通脹回落之後,金融資產將成為資產配置的首選。

警惕:通貨緊縮將要到來?它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

三.經濟同步增長的勢頭出現分化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逐漸顯現,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多數人的收入預期不太理想,在疊加上醫療、教育、房貸的剛性支出,對有效需求的消費產生擠出效應。當然,我國也不可能出現經濟全面衰退的現象,我國的經濟有十足的韌性,且人口眾多,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這些都能給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帶來動力。

警惕:通貨緊縮將要到來?它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

看完之後,我們首先要清楚通貨緊縮的概念:市場上流通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而構成通貨緊縮三要素分別為:一是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二是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

清楚通貨緊縮的概念之後,再結合以上所分析的三點,那麼市場是不是接下來會出現通貨緊縮?

警惕:通貨緊縮將要到來?它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

其實各位完全不必擔心通貨緊縮,因為當前國內經濟所遇到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從上到下都在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一些歷史遺留的經濟問題也正在著手解決。從通脹轉向通縮,或許意味著我們需要從配置實物資產轉向配置金融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