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司機談談網約車(下)

網約車司機談談網約車(下)

上一章談了網約車司機的現狀,再來談談個人對網約車市場的看法。

網約車從野蠻生長時期的輝煌,到現在左右不討好的尷尬,前後不過4年左右的時間。想當年,因為運管部門對網約車的查處,曾引發司機們的上街抗議,以及廣大乘客的同情,無論司機還是乘客,對網約車都是心存感恩。乘客受夠了出租車之苦,突然打車容易了,還便宜。對於司機來說,發現開車也可以受人尊重,還可以賺個不錯的收入,網約車市場簡直是一片欣欣向榮,皆大歡喜。

然而,好景不長,這個香餑餑迅速成了大家厭惡的對象,現在一提起滴滴,乘客基本無感,司機更是抱怨多多,只有那些暫無出路之人還在無奈的做著。形勢為何急轉直下,個人覺得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1、乘客車費快速上升,司機收入快速下降。尤其是滴滴和優步合併後,乘客車費快速上漲,造成客流的流失,客流的流失同時又造成司機收入的快速下降,再加上補貼的快速取消,司機內外交困,收入一天不如一天,滴滴的高抽成也就變得更加刺眼了。

2、沒有一套有效解決司乘矛盾的機制,以致司機常常帶著怨氣在出車,而乘客也並不覺得自己的問題能夠妥善解決。

3、滴滴的一些腦殘的管理,看似是在解決問題,實則都是自欺欺人。管理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而現在的效率和服務質量提高了嗎?貌似並沒有。很多時候司機對滴滴的怨恨並不僅僅是因為錢賺少了,而是冤枉氣受多了。

以上幾點說到底還是因為壟斷。記得滴滴的程總在滴滴和優步合併之後說過一句話:“國內網約車市場的戰爭結束了。”但事實說明,考驗恰恰是剛剛開始。如果滴滴依然用現有的僵硬、冰冷、過時的管理方式來管理網約車這個新興的行業,我想很難打破現有的僵局。所以,滴滴也許是一家成功的企業,但是,我想很難成為令人尊敬的企業。

目前而言,滴滴很難打破現在這個尷尬的局面,如何平衡企業利潤和社會效益的關係?如何處理好與司機的關係?如何控制好自己壟斷之後帶來的衝動?如何適應政府的規範?等等,拭目以待。

現在的滴滴我估計也是在用時間換空間。目前雖有困境,但是面對未來,個人覺得依然前景光明。前景在哪?在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到來。很多人可能覺得還很遙遠,但是稍有留意科技的發展,就應該不會覺得太遠,而且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事實上滴滴也有投資這方面的技術。未來過渡到無人車後,網約車市場的競爭只剩下數據的競爭,而這恰恰是滴滴巨大的優勢,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滴滴已經掌握了全國各地的交通狀況、市場需求、地段需求、時段需求等等幾乎所有的數據,到那時,可能才是真正滴滴發威的時候。“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大部分死在了明天晚上”,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下一篇文章,想總結下自己這幾年來開滴滴的經歷,題目就暫定為《滴滴司機血淚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