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上回说到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巧用“空城计”摆了司马懿一道,好在有惊无险,各自相安回家去。关于诸葛亮的奇闻轶事,民间流传下来不少,其中“借东风”就是一件。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背景

曹操自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以后,开始准备向南扩张,于公元208年,挥军南下,荆州刘表同年病逝,刘琮(刘表二儿子)接替荆州牧。

后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怂恿下投降曹操,刘琮在曹操进发新野的路上递交了能够代表自己王命的符节以示投降。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与此同时,驻守在樊城(荆州的城池)的刘备得知刘琮归降曹操以后开始弃樊城逃命,往刘琦(刘表大儿子)所在的江陵(荆州的城池)奔去。

江陵存有重要的军用物资,曹操亲率五千精锐士兵追赶了一天一夜,方才在当阳(湖北省宜昌市)的长坂坡追上刘备的大队人马,甘 糜二夫人带着少主刘禅被冲散,这才有“赵子龙当阳救主,长坂坡七进七出”。

江东孙权得知曹操南下,连忙派鲁肃过去打听情况,鲁肃在当阳与刘备相见,劝说刘备和孙权共谋大业。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此时,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局势十分危机 ,诸葛亮请命到江东和孙权谈判,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缔结了孙刘联盟。

炸降 火攻曹营

眼看曹操大军兵临城下,孙权任命周瑜为指挥官,诸葛亮前去协助。两人不谋而合,打算使用炸降和火攻对付远道而来的曹操。

曹操一直割据北方,士兵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然而此次交战地点就在长江,曹操大军上了战船大都晕眩呕吐,体力不支,于是曹操想出了一个铁索连舟的办法,就是把两艘船钉在一起,减少晃动和晕船。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一日,黄盖不听大都督兼总指挥官周瑜号令,两人佯装发生矛盾,黄盖被打周瑜打了一百大板,以儆效尤。这就是有名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当天晚上,黄盖炸降带领二十艘战船从江东出发投奔曹操,就在要靠近曹操水军大营时候,忽然在船上点起大火,直向曹操方向急速冲来。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话说此时,天上突然刮起了东风,更加助长了火势,由于曹操的战船已经连在一起,情急之下想要分开是不可能的,于是连在一起的战船都一并烧毁殆尽,船上的士兵又不会游泳,大都被烧死,曹操大营也没有幸免于难。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诸葛亮借东风

话说这江面一直刮得是西北风,怎样才能借到东风助长火势?

这其实也是周瑜的心病,自从周瑜定下了用火攻的计谋以后,整日在等待东风到来的时机,一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刮东风,周瑜跟着也郁郁寡欢,茶饭不思。这就是所谓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诸葛亮看出来周瑜的心思,并承诺自己三天后可以请来东风,只需周瑜帮他搭建九尺七星台,自己上台作法即可引来东风。果不其然,当天东风如约而至。

04 三国典故之“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

其实,诸葛亮本人并不会呼风唤雨,神坛作法都是做给周瑜看的,以此来震慑江东。诸葛亮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又会夜观天象,能掐会算,是经过一系列推算,才得知三天后会有东风。

作战过程发生了不少广为流传的典故,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等。

这场战役史称“赤壁之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下期看点“七擒孟获”,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