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人无完人,所以看待一个人就要客观的从好坏两方面去合理评价,这是正确的辩证观也符合唯物论的思想。打家劫舍十恶不赦的人也可能是孝敬父母的人,然而一心为善普度众生的大好人也可能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癖好。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所以我们只要看一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是否大于危害,来衡量一个人的品行便可,不用非要揪住一些没必要的私隐放大弱点。这才是正确的衡量人的标准。古往今来多少的能人贤士,他们身上有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嗜好,但是他们自己却不知道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很多人幡然悔悟,最终也可以悬崖勒马临渊止步。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北宋时期,有一个恩科进士名为吕蒙正,他出身寒门一生朴素清廉。在宋太宗时期入朝为官,因为才华出众还心怀家国,所以北宋皇帝的青睐,三次为他升职,最后成为当朝的大宰相。这了人不但有政治才干,而且为人也非常的有度量涵养。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宋朝当时还是普遍实行世袭制的官员制度,科举入仕的平民,在朝中非常受人排挤,一日他入朝参见皇帝,在行至大殿的途中,听到有人说,如此寒酸也配入朝为官,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字字听进他的耳中,可是他却不为所怒,依然恭敬的来到了圣驾面前,跪拜行礼共议国事。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下朝后,有同僚为他抱打不平,让他找出出口伤人的鼠辈究竟是谁。他却说何必自寻烦恼,如果找到了是谁说的,也只是给自己增加烦恼罢了。这样的度量简直就是太过于少见。对他的心胸气量和政治才华,就连宋史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可见此人是多么的优秀。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他的优秀还不只这些,心胸气度还表现在他对待自己从不徇私。在他之前,宰相的子嗣一旦入朝为官,至少要是五品以上官员,相当远现在的区级干部。但是对半都因为年轻上午从政的经验,而只是徒有虚名,官职也是形同虚设。这样就让朝中的官职繁荣杂乱,没有真正几人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所以自从他当上了宰相后,就像皇帝谏言,说像自己这样的进士出身,刚入仕之时都是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可以体察民情,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社稷。然而高官要员的后代,年纪轻轻尚无工作经验,草率的就委任高职实在是不妥。

如果非要加官进爵,也且先让从低等职位开始做起,能力突出再予以升官才是万全之策,最后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还形成了详细的法定条款。之后的朝中等级分明,人人都能在适当的位置上为国效忠。

这位宰相很奇怪,出身寒门一生正气,每顿饭却要吃100只鸡

但是他虽然一生清廉为官,可他却在吃的方面非常的讲究,那就是极其喜欢饮一道鸡舌汤,每天都要喝上一碗,一日他在自己花园闲逛,突然发现一个状似小山的一隅,向前一看全是鸡身。赶忙询问,仆人说因为老爷每日都要和鸡舌汤,而一只鸡只有一个舌头,一日便要杀死100只鸡来做汤。这一下可把他吓坏了,如此浪费简直就是损福报,从此就改掉饮鸡舌汤的习惯,其实这点浪费在当时的官员当中简直就稀松平常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