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曾經有日本的學者研究發現,中國和日本,平均每隔三百年,必定會打上一仗,但最終的結果,雙方各有勝敗。其中元朝徵日本那次,因為元軍不習海戰草草收兵。因此可以算是慘敗。

讓我們調過頭來算算,中日間大概有哪幾仗?好像有以下:元朝徵日本,明朝戰倭寇,明朝與日本在朝鮮的大戰,清軍與日本臺灣的戰鬥,北洋水師與日本海軍1894海戰,1937抗戰。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但其實中日之間第一戰,發生在公元七世紀,也就是唐朝的時侯,按說唐朝時侯,日本和唐朝的關係正處於緊密期,日本常常以學生的姿態,派遣唐使來中國進行全面的學習,怎麼會與中國發生戰鬥呢?

我們知道,日本這個民族,從來都不安分,因為有所謂的危機感,所以他們一直想要對外去拓展,周邊的小國,無論是朝鮮,還是琉球都是它的目標,更不要說你中國了。

再說中國,幾千年來以天朝大國自居,身邊小國多以小弟身份委身於中國身邊,甘願成為藩屬國,當小弟有事情發生時,老大自然要出面擺平。於是當日本小弟亂跳時,中日大戰就發生了。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歷史上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戰,其實是發生在公元663年,這一戰之後,日本乖了900年。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元吉和李建成。最終登基成為皇帝。19年後,在當時的日本也發生了政變。發動政變的就是日後,引領日本走向強大的中大兄皇子。他實行了改革大化改新。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7世紀的朝鮮,正處於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國並立,高句麗最為強大,隋朝時候就幾次征討高句麗。高句麗經過多年的戰亂,軍事政變,大權被泉蓋蘇文把持。泉蓋蘇文舉兵進犯新羅,新羅國國小實在是頂不住了,只得向大唐求援。

大唐高宗決定,聯合新羅進攻百濟,然後合兵夾擊高句麗。公元660年三月,蘇定方率大軍13萬征討百濟。7月10日包圍了百濟都城,僅用了18天,百濟亡國。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唐朝軍隊剛剛撤走,殘存的百濟軍就開始反撲,他們將留守的唐軍打敗後,將一百多名唐軍俘虜送往日本,想以此告訴日本方面,唐軍並非不可戰勝。

另外是想通過獻俘,暗示將來百濟會臣服於日本。同時他們要求放回在那裡做人質的豐章王子。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日本的中大兄皇子,認為自己青史留名的機會來了,他決定派出軍隊增援百濟。而這次帶領大軍出征的是中大兄的母親。日本2萬3千人,乘400艘戰船出征。

但老太太卻突然病死於軍中,中大兄只好親自出徵。在日本的幫助下,百濟軍隊連連得手,但可惜正在大好形勢來到時,百濟內部出現了內亂。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去日本獻俘的鬼世扶信,他發現被放回來的豐章王子,論才能論謀略,要什麼什麼不行。他很後悔把豐章王子給扶持起來,而豐章王子也發現,鬼世扶信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盡心賣力了,彼此相互不信任,相互拆臺。

於是豐章王子把鬼世扶信給抓起來,並最終把他給殺死。百濟軍隊軍心動搖。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此時大唐軍隊,乘勢大舉進攻。並且是捷報頻傳。公元663年,在名將劉仁軌的帶領下,唐軍分兩路出發,水軍一百多艘戰船行至白江口時,正好遇上了日本軍隊。

於是雙方擺了架勢開戰。雙方連續三個回合沒有結果,到了第四次交手時,戰事發生了變化。由於日本和百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就盲目的衝向了唐軍。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而唐軍將領指揮軍隊從兩面包圍敵軍,把日本和百濟的戰船圍在一個狹小區域,掉頭都不方便。唐軍順勢採取火攻,一瞬間日本戰船四百多艘大部分被燒燬。燒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

在這種情況下,中大兄只好引領殘部撤退,控制百濟的夢想破滅。百濟只好再次向唐軍投降。

公元666年,唐高宗派薛仁貴等進攻高句麗,攻克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這一場大戰下來,讓中大兄明白了,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和唐朝抗衡,於是在後面時間裡,他全面的派出遣唐使,從各個方面來學習中國文化。

此戰才是歷史上中日第1戰,日本被痛揍服軟,中國讓他們乖了900年

中日的和平由此延續了900年,一直到了明朝時期,日本的豐臣秀吉再次野心勃勃,出兵朝鮮,明王朝再次派兵打敗了日本軍隊,保護了藩屬國朝鮮。

白江口大戰,讓日本對中國尊敬有加,並且低頭虛心學習中華文化,而且由這一戰,奠定了日後的朝鮮半島秩序。一直延續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