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了最後一槍?撂倒梵高可能不是他自己,是幾個少年誤傷了他

誰開了最後一槍?撂倒梵高可能不是他自己,是幾個少年誤傷了他

梵高有可能是中國人最為熟知的西方畫家,幾乎每一個喜愛或者曾經喜愛文藝的人,都會喜歡上這個有點笨拙、有點靦腆,同時又有點瘋狂的荷蘭人。

有關他的電影、電視、音樂數不勝數,人們普遍認為,這個天才死於自殺。但是最近由譯林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梵高傳》,卻具有很強的顛覆性。在本書的作者看來,射向梵高的那悲劇性的“最後一槍”,並不是來自梵高自己,兇手另有他人。

誰開了最後一槍?撂倒梵高可能不是他自己,是幾個少年誤傷了他

兩本“梵高傳”

舊的浪漫,新的客觀

英文版的《梵高傳》出版於2011年。這本由普利策獎獲得者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裡·懷特·史密斯耗時10年寫就的作品,在當年便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最值得關注書籍,也是著名雜誌《經濟學人》《人物》的年度書籍。時代週刊對它的評價是:當今一代對這位偉大的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所做的終極肖像。據悉,這本接近900頁的皇皇鉅著,雖然只署名“奈菲與史密斯”,但真正的研究工作卻是由一個龐大的團隊完成的。這個團隊至少涉及8位研究者和18位翻譯者,正是他們的有效合作,保證了這本書的學術質量。

而中文版的《梵高傳》,歷經了4年的翻譯、編輯,由譯林出版社新近出版發行。該書的責任編輯於梅介紹說,“此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梵高的傳記,但幾乎無一例外將梵高神化了。我們一直將這本書定位為第一部真實還原了梵高生平的傳記。”

差不多所有人都是首先通過歐文·斯通的作品《渴望生活》認識梵高,並進入他的傳奇世界的。在這本書裡,毫無疑問,梵高是一位品行高尚、歷經苦難,而又不折不撓的藝術大師和文化英雄。他在煤礦曲折感人的傳教經歷,他始終不為主流藝術圈接納的坎坷遭遇,他扣動扳機結束自己生命的悲壯選擇,都深深地打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但是,即便是被感動的讀者,也都知道《渴望生活》是一本介於傳記與小說之間的作品,全書傾注了作者對梵高的“深情厚誼”,可以說是“浪漫透頂”。而新近出版的《梵高傳》,因為佔據了大量的史料——包括書信在內的幾乎與梵高有關的所有文獻、梵高家族的歷史淵源、梵高生活的年代廣闊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加上作者恪守嚴格的傳記寫作紀律,使得“客觀呈現”成為了可能。

同樣是文森特·梵高,在過去是“浪漫的聖人”,現在則是一位“咆哮的大師”。

誰開了最後一槍?撂倒梵高可能不是他自己,是幾個少年誤傷了他

在生活上

他總是失敗跟著失敗

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藝術是他的本行,但是生活也是他的一部分,不可或缺。而梵高的生活可以用“一團糟”來形容。

在母親眼裡,梵高始終是個怪人。他有一副粗獷的容貌,眉頭高聳,下巴突出,雙頰腫脹,大鼻子,淺眼窩,以及少見的紅頭髮。在家庭的記事簿上,少年梵高就是個“怪里怪氣、性子暴躁的異類”。在16歲被送到海牙他伯父的畫廊當店員之前,他先後三次從三所不同的學校出走,他無法與同學平靜相處,他總是被巨大的孤獨感籠罩著。而這種孤獨感一直跟隨著他,從海牙到倫敦到巴黎到布魯塞爾,儘管他對畫廊、對藝術有很深的興趣,但是因為無法也不願意與顧客多打交道,以及其他難堪的原因,而最終丟了飯碗。

好在他很快找到一個精神出口——宗教,在大量的文學和宗教書籍的指引下,他決心獻身上帝——去最艱苦的煤礦慰藉不幸者的心靈。但是他怪異的傳教方式引起教會的不滿,在多次勸告無果後,被解僱。

梵高所謂的愛情,除了和妓女西恩同居過一段時間之外,幾乎都是單相思。他一廂情願地表達著自己的愛,被拒絕後,他咆哮著繼續死纏爛打,直到精疲力盡。

最失敗的莫過於與家人的關係。除了與弟弟提奧牢固的“兄弟情義”之外,梵高几乎與所有的親人不歡而散。

在世俗生活中,梵高無疑是個失敗者,而且他的失敗是“不可理喻”的。

誰開了最後一槍?撂倒梵高可能不是他自己,是幾個少年誤傷了他

“親愛的提奧”

兄弟倆其實也有爭吵

很多年前,國內出版了梵高的書信集,名為《親愛的提奧》。從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書信中,讀者可以看到梵高對繪畫的熱愛、他的貧困生活,以及文字間凸顯的兄弟情義。

沒有工作的梵高一貧如洗,他所有的繪畫和生活開銷都需要提奧的資助,而這種資助並不是說有就有的。在這本新出版的《梵高傳》中,兄弟倆圍繞寄錢、寄多少錢,發生了無數次的爭吵,幾乎到了決裂的邊緣。

梵高很討厭對提奧的依賴,但是又無法擺脫這種依賴,他只能在肆意的請求和不情不願的感激中搖擺。他不斷用誓言來安撫提奧,他保證會創作一些有銷路的作品——實際上他永遠都是嘴上說說,他對提奧的建議永遠都是嗤之以鼻,他不斷表明自己是多麼努力地繪畫,在花錢方面是如何節儉,裝出精打細算的樣子——而實際上他總是亂花錢。提奧每個月會寄給他100法郎,這原本夠他生活的,因為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才掙20法郎。

不僅如此,梵高還要求每月提高到150法郎——幾乎是提奧收入的一半。理由是他還想要一間全新的畫室——更寬敞的,這樣模特們擺姿勢才會更方便。通篇敘述公正、態度不偏不倚的《梵高傳》,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把“厚顏無恥”這樣的詞安在了梵高身上。

誰開了最後一槍?撂倒梵高可能不是他自己,是幾個少年誤傷了他

傳奇的“最後一槍”

有可能只是誤傷

即便這樣,梵高的一生也是一部可圈可點的神話。他對藝術的執著,他獨特的、絲毫不退讓的藝術直覺,讓他在生命的最後兩年多時間收穫了巨大的成就。

也許是在巴黎受到印象派畫家的刺激,1888年2月,梵高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小鎮阿爾。猛烈的陽光、刺眼的麥田,讓他在這裡創作了大量色彩強烈的作品,誇張的色彩可以說是梵高精神世界的藝術反映。而這些包括向日葵在內的作品,在日後都成為後印象派的經典。當然在阿爾他依舊是孤獨的,他強烈希望高更能到阿爾來與他會合,一起創作。但是當高更真的搬進阿爾的黃房子後,兩個人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關於繪畫,關於阿爾,甚至關於金錢。

得知自己的作品在巴黎有了好的消息後,高更決定離開阿爾,而這個決定讓孤獨的梵高陷入難以解脫的絕望,在一個令人煩躁的雨夜,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咆哮的梵高變成了瘋狂的梵高。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瘋狂的梵高並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在這段時期,他畫出了諸如《星月夜》《有烏鴉的麥田》等大量出類拔萃的作品。梵高在瘋狂中,繼續向大師邁進,同時死亡的腳步也已經很近了。

在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中,他這樣描述梵高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把臉仰向太陽,把左輪手槍抵住身側,扣動扳機。他倒下,臉埋在肥沃、辣蓬蓬的麥田鬆土裡——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親的子宮。這是一段膾炙人口的描述,在所有的梵高愛好者那裡,這是最感人也是最完美的結局。很多年過去,這始終是一個無可置疑的、悽美、悲壯的畫面。

而在新近出版的《梵高傳》中,這一畫面被解釋為一個虛構的文學場景。兩位作者經過多方查閱證據,得出結論: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梵高是自殺的,他是在一個院子裡被手槍擊中的,很有可能是幾個調皮搗蛋的少年,在遠處誤傷了他。

這樣的結局,也許不夠文藝,不夠象徵,但是它更真實,也就更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