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如何從茫茫數據中“擠”出時間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如何從茫茫數據中“擠”出時間

資料分析一直是行測考試中的必攻堡壘,4篇資料分析20道題目,在保證準確率的情況下必須在30分鐘內做完,所以提升做題速度一直是廣大考生很頭疼的一件事,時間總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溜走,那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帶大家一起來分析下應該如何提升資料分析的做題速度。

一、先看材料後看題,時間才能省下去

有很多考生在做資料分析時選擇先看題目再看材料,每做一題都逐一返回查找數據,這樣在無形中我們會反覆看四五次材料,而且每次幾乎都是通讀材料。

【例題】2009年末,我國就業人員總量達到77995萬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萬人。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增強,促進了鄉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2005年到2009年,城鎮就業人員總量由27331萬人增加到31120萬人;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從36.0%上升到39.9%,鄉村就業人員總量由48494萬人減少到46875萬人。

我國第一產業就業人員2005年為33970萬人,2009年減少到29708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2005年為18084萬人,2009年增加到21684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員2005年為23771萬人,2009年增加到26603萬人。

2009年末,城鎮私營個體就業人員為9789萬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萬人。“十一五”時期的前四年,城鎮非公有制經濟共吸納就業4947萬人,年均增加超過1200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成為緩解城鎮就業壓力,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

【中公解析】

雖然這篇資料篇幅不長,但做題的時候若從頭讀到尾,也會浪費很多時間。因此在資料分析中需要考生們先讀材料後讀題幹。閱讀材料不需要大家逐字通讀,只需讀出時間和段落大意即可,不需要大家閱讀數據。例如剛才這篇資料的第一段,時間是2009年末,講的內容是我國就業人員總數情況,以及城鎮鄉村的分佈情況;第二段內容是三大產業就業人員情況;第三段是城鎮私營個體就業人員情況。所以只要大概掃一眼我們就能在很短時間內梳理清楚行文脈絡,在做題中能快速鎖定數據位置,節約大量時間。

二、讀題審題不墨跡,快速查找不猶豫

在審題階段有的考生會反反覆覆讀好幾遍,但是還看不懂題幹說的到底什麼意思,所以大家在讀題時要鎖定幾個關鍵信息:

1、時間:讀清楚時間明確問的是基期、現期還是增長的概念。

2、統計量:讀清問題問的是某時期的具體值還是增長率、增長量或者是比重、平均量。

3、統計指標:在明確前兩條之後,大家就需要拿著統計指標返回資料裡找數據。

例:2009年末與2005年末相比,我國第二產業人員年均增加( )。

A.566.4萬人 B.708萬人

C.720萬人 D.900萬人

這道題目時間是09年與05年相比較,問的是增長相關概念,再看問的統計量“增長( )萬人”,是增長量,接下來拿著統計指標“我國第二產業人員”,結合之前讀的材料,能鎖定材料第二段。整個審題查找數據的過程花費時間很短。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專家介紹的資料分析材料和題目的閱讀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