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科創板要推50家企業?

萬眾矚目!科創板要推50家企業?

萬眾矚目的科創板在誕生15天后,迎來了一系列“實錘”消息。

今日(11月20日),新京報記者從某老牌大型創投機構獲悉,上交所負責科創板人士已於近日與該創投機構接觸,希望他們能夠參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裡的相關行業,推選50家左右行業排名靠前企業。

該創投機構相關人士稱:“近日公司向我們發了消息,上交所負責科創板的人,希望與我們已投企業做個考察走訪,收集一下企業需求,為他們上科創板做個協調鋪墊,摸清一些企業上市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並向上層反映,同時幫助優質企業更好地推動上市工作。”

推選50家

其繼續表示:“上交所希望我們可以參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裡的相關行業,推選50家左右行業排名靠前企業,不限地域,同時提供企業名稱、省份、城市、行業、業務、排名、估值、利潤等信息,他們將視情況重點調研。”

2016年12月19日,國務院發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其中涉及行業主要有如下6點:

1. 推動信息技術產業跨越發展,拓展網絡經濟新空間

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智能協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到2020年,力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薄弱環節實現系統性突破,總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

2. 促進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突破發展,引領中國製造新跨越

順應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圍繞“中國製造2025”戰略實施,加快突破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推進重大裝備與系統的工程應用和產業化,促進產業鏈協調發展,塑造中國製造新形象,帶動製造業水平全面提升。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2萬億元。

3. 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步伐,培育生物經濟新動力

把握生命科學縱深發展、生物新技術廣泛應用和融合創新的新趨勢,以基因技術快速發展為契機,推動醫療向精準醫療和個性化醫療發展,加快農業育種向高效精準育種升級轉化,拓展海洋生物資源新領域、促進生物工藝和產品在更廣泛領域替代應用,以新的發展模式助力生物能源大規模應用,培育高品質專業化生物服務新業態,將生物經濟加速打造成為繼信息經濟後的重要新經濟形態,為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新支撐。到2020年,生物產業規模達到8萬億—10萬億元,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型生物技術企業和生物經濟集群。

4. 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快速壯大,構建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著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的應用比例,全面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

5. 促進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創造引領新消費

以數字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業相互滲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8萬億元。

6. 超前佈局戰略性產業,培育未來發展新優勢

以全球視野前瞻佈局前沿技術研發,不斷催生新產業,重點在空天海洋、信息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高度關注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掌握未來產業發展主動權,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戰略儲備、拓展戰略空間。

此外,《規劃》稱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實現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並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

《規劃》稱,未來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

信息革命進程持續快速演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滲透於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信息經濟繁榮程度成為國家實力的重要標誌;

增材製造(3D打印)、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超材料與納米材料等領域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推動傳統工業體系分化變革,將重塑製造業國際分工格局;

基因組學及其關聯技術迅猛發展,精準醫學、生物合成、工業化育種等新模式加快演進推廣,生物新經濟有望引領人類生產生活邁入新天地;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大潮,清潔生產技術應用規模持續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變現有國際資源能源版圖;

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深度融合,數字創意產業逐漸成為促進優質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的智力密集型產業,創意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正在興起。創新驅動的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的主要動力,引發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格局重構,全球創新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

積極響應政策的,還有地方政府、創投機構和券商。盛宴開閘之前,各方正馬不停蹄積極佈局。

多方聯動

地方金融辦和創投機構積極響應科創板,摸排潛在標的。實際上,地方政府是對科創板最為敏感的群體之一。目前,多地地方政府正積極摸排轄區內企業,尋找潛在上市標的。

讀懂君瞭解到,從昨天開始,無錫市金融辦開始對轄區內企業進行摸排,無錫金融辦對潛在科創板標的的要求主要有三條:

1、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含量高,有相關專利;

2、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淨利潤為正優先;

3、近2年來,銷售收入或淨利潤增長較快。

同時,無錫市金融辦要求各市、區金融辦於11月26日前,將擬在科創板上市企業情況表進行報備。


萬眾矚目!科創板要推50家企業?


無錫市金融辦下發摸排科創板上市企業的通知

除了無錫金融辦,同處長三角的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金融辦也對轄區內可能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企業也進行了摸排。

據讀懂科創板報道,除了政府金融辦之外,創投協會也開展了摸底工作。今天晚間,浙江省創投協會發布了《關於推薦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通知》,要求各會員單位在投資的企業中,推薦擬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協會將盡快上報有關部門。

浙江省創投協會一共有26家會員單位,其中包括天堂硅谷、賽伯樂、安豐創投、光大金控等投資機構。

此外,券商鍾愛獨角獸,質控標準明顯提高。作為上市公司的“生產者”,券商對科創板充滿希冀。

“我們現在加班加點,希望往科創板多送點項目。”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負責人告訴讀懂君。

另有大型券商的保薦人表示,正積極動員一線獨角獸公司登陸科板。“我們並不認為未來科創板的企業數量會有多大規模,我們還是希望多找一些優質公司,獨角獸將來會是科創板非常重要的門類。”該保薦人表示。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科創板的定位高於創業板。據新京報報道,上交所負責科創板人士已於近日與某老牌投機構接觸,希望他們能夠參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裡的相關行業,推選50家左右行業排名靠前企業。

因此券商也對潛在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券商找擬IPO項目更多的是看財務指標與合規性,因為項目被否後的代價很大。當前科創板雖然還沒有出正式細則,但券商傾向於按獨角獸或次獨角獸的標準來找,並且將行業集中在新經濟領域。

除了行業分佈傾向於集中在新經濟領域;從目前看,開創板開板初期,公司可能會相對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上文提及的江蘇省無錫市金融辦、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金融辦、浙江省創投協會就都位於長三角地區。

而在11月14日,上海浦東新區與上交所聯合為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揭牌,就有分析人士預測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將主要來自長三角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當下為科創板承攬項目的標準普遍比市場預期的更高,因為註冊制實施後,保薦機構很有可能承擔較之前更大的責任,因此把控企業質量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在此之前,甚至有傳言稱,保薦機構須充當被保薦企業IPO發行的基石投資者。

(綜合新京報、讀懂科創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