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維度——從價差到增值(一)

按語:每天一篇原創文章考驗的是一個人的一致性,你的關注也是我們堅持的動力。人一生都在嚮往遠方,智鵬老師只想陪伴你去到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賺錢的維度——從價差到增值(一)

賺錢有四個不同的維度,你要知道你賺的是什麼樣的錢?早期大多數人都會賺一種錢,就是價差。什麼是價差?左手買進,右手賣出,或者左手搞生產,右手搞銷售,收入減去進貨成本、生產成本,剩下的就是利潤。只要你賺價差做的都是消費市場,衝著利潤去的,以產品為中心,是賣貨思維。

01 管理的唯一目標就是提升收入,降低成本。

當你掙價差的錢時,你只需要把收入做到最大,成本降到最低。所以我們研究的是經營管理,經營的核心是營銷,三個路徑:第一把客流量做到最大化,第二是增加客單價,第三是增加回購率。客流量最大化就必須要做促銷,做活動營銷,做宣傳;增加客單價就要研究高、精、尖的產品,創建品牌;增加回購率或翻檯率,我們會用充卡、用積分的方式來吸引顧客回購,另外還會用情感來鎖定。

這些都是產品思維,不斷想辦法增加收入,然後扣除成本,最後獲得利潤。降低成本就要強化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就是把成本降到最低,無論是名創優品還是小米,他們的管理之道都是把成本降到最低。現在很多製造企業已經做不下去了,因為有同行不斷地降價,很多企業生產成本居然高於別人的銷售價格。典型例子,格蘭仕微波爐越做越好,但它的成本卻越來越低,但它並不是穩定價格多賺錢,而是隻要成本降低了,它就會把銷售價降下來。以致於國內國外的微波爐生產企業,生產成本都高於格蘭仕的銷售價,格蘭仕成為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就沒有懸念了。

賺錢的維度——從價差到增值(一)

但是加強管理就一定會降低成本嗎?一家公司30來人,全員做市場做營銷,每個月可以賺20萬左右的利潤,但一直沒有做大。後來老闆去了一家叫“智管”的培訓公司聽課,別人就說,你們沒有做大,要在管理上提升提升呀。你們有人事部嗎?沒有。有營銷部嗎?沒有。有財務部嗎?沒有。有策劃部嗎?沒有。有研發部沒有?沒有。都要配上,只有把公司正規化,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成為真正的好公司。

老闆回去後就開始完善公司架構,用三個月把各部門都配齊了,從原來30個人變成了50個人,終於變成了一家正規公司,到第五個月公司每個月20萬的利潤不見了。因為公司增加了20個人,增加了大量的開支。企業增加人是為了搞管理的,提升管理唯一的目的就是減少成本,可是增加的人越多,大家為體現自己工作很努力,都拼命地幫老闆花錢。於是原有的利潤沒有,甚至開始虧損。

用形象的比喻,有人生病了,必須動手術,家人把他送進了醫院,還塞了紅包找到最好的醫生。送進手術室之後,一家人在外面等,終於把醫生等出來,問醫生手術怎麼樣?醫生說手術非常非常的成功。那人什麼時候出院呢?出不了院了,因為人已經死了。手術很成功,人已經死了。

企業的管理很成功,可利潤卻沒有了,這就是目前太多培訓機構給出的股改方案、績效管理方案、團隊建設方案。這樣意圖提升管理其實是無效的。

頂尖的公司都是把成本降到最低,把人員降到最低,更多是優化生產流水線,把速度變得更快,效率變得更高,把人的理念變得更好。讓每個人做事更快,不偷懶。能用機器設備的,絕不會用人去做,於是效率大大提升了。而每一個人如果做事效率低就會存在被替代的危機感,工作認真程度持續提升,殘次品變得更少,整體生產成本就會變得更低。而他們把所有降低的成本用來降低產品價格,產品銷量就會最大,增加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在佔據市場絕對控制地位後,再開發高精尖的利潤產品。

賺錢的維度——從價差到增值(一)

很多企業都是重資產運營,主要有三方面的成本:

一是龐大的固定成本,上游增加廠房、更新生產設備,中游做物流、搞渠道,下游做門店,擴大門店規模或進行門店升級。

二是非固定成本,主要是存貨,業績越好進貨越多,庫存積壓的資金越來越多,財務成本就越高。

三是人工成本、管理成本。重資產運營都是這三個成本。

如何讓成本變成你的收入?就是通過模式的設計把消費市場變成創業市場,不是你為員工發工資,而是創業者為你發工資。

(待續)


想深度瞭解智知集商學院及線下商業演講俱樂部的合作模式請私信智鵬老師。

↓↓往期精彩文章,點擊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