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野菜里的“致富经”韩城市芝川镇创新发展是贫困群众助增收

(赵婷)野菜能干嘛?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大部分人吃野菜是为了换换口味、尝尝鲜。可是,韩城市芝川镇三甲村驻村工作队长高成,却瞅准野菜里暗藏的“致富经”,使其成为贫困户增收的第三产业。

冬天是农民最清闲的时候,往年他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偷偷懒”。但今年,三甲村的老少爷们和妇女们却忙的不可开交,争先恐后在地里挖野菜。

小小野菜里的“致富经”韩城市芝川镇创新发展是贫困群众助增收

原来,高成来到三甲村驻村后,发现每年冬天,村民都会趁农闲挖野菜渥酸菜吃。有一次,他去村里的面馆吃饭,发现酸菜面里的酸菜竟然是店主挖来野菜自己渥的,味道非常可口。看着遍地绿油油的野菜,高成想起城里早市上野菜摊前哄抢的场面。于是动起了心思:现在生活水平这么高,吃厌了大棚菜的市民,每到周末,经常开车到乡下挖野菜吃。如果组织贫困户去挖野菜,然后拉到城里卖,不是能给贫困户增加收入吗?

每年的11月和开春时节,是野菜长势最好的时候。10月底,高成召集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开会研究,计划组织贫困户和妇女挖野菜,再由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负责联系城里的饭店、菜店,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出售。这样一来,既可调动贫困户的劳动热情,激发内生动力,还能增加收入,拉近干群关系。

不花一分钱就能增加收入,不仅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双手赞成,村民们也拍手称好。就这样,三甲村驻村工作队组织了一个“挖菜团”,大家每天三五成群,结伴去挖野菜,然后把菜交给工作队或村干部代销。

小小野菜里的“致富经”韩城市芝川镇创新发展是贫困群众助增收

段兴芳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近几年,她每年初冬开春都会挖些野菜拿到城里去卖。“一季也能卖个千儿八百的,就是太累了,挖一天野菜然后择好,第二天一大早搭车进城,卖完后搭车赶回来,费时费工。”段兴芳说,“今年我们只负责挖菜和择菜,驻村工作队在村里扎点收购,然后联系客户卖出去,收购价格7—9元/公斤,比自己去城里卖的价钱还高,今年立冬到现在,我挖了500多斤野菜,卖了2000多块钱。”

一开始,挖野菜的大多是妇女和贫困户,后来,看到野菜销售市场这么好,许多男同志也加入“挖菜团”,队伍一下子壮大到近百人。野菜多了,工作队和村干部纷纷将野菜供需信息发到朋友圈,新鲜的野菜甚至卖到西安、渭南,一季下来,全村村民增收了六七万元。村里许多妇女还将新鲜的野菜做成酸菜,计划过几天卖出去,再美美的“赚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