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市場邁向爆發期

春節期間,電動汽車充電量大增,尤以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最為突出。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續航里程提升,預計將帶來充電需求的持續增長,充電樁正處於爆發前夜。

充電樁市場邁向爆發期

需求加速釋放

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經營範圍26省份實現電動汽車充換電量1509.9萬千瓦時,較2018年春節同期增長154%。充電量較大的省份主要分佈在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

數據還顯示,春節假期,京港澳高速、瀋海高速、大廣高速、唐津高速和京滬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快充電量顯著增長,日均充電次數1.72萬次、充電電量24.7萬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205%和297%。

過去幾年,由於充電需求不明朗、充電樁使用效率低、充電運營盈利模式不清,行業缺乏有效整合,市場上普遍認為充電樁行業盈利難,發展前景堪憂。不過,隨著汽車電動化趨勢明朗,充電需求大幅提升。

川財證券根據運營車的電動化趨勢和充電服務費的收費標準,測算出2020年的市場空間將有望達到430.0億元-765.3億元,佈局廣、選址佳、技術優的龍頭企業將在未來受益。此外,隨著行業互聯互通進程的加速,充電更便捷,而私家車主建設私人樁的難度較大,私家車主也有望趨向公共充電。

“補短板”在即

根據充電聯盟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0月,我國公用樁和私有樁保有量分別約28.5萬根、40.1萬根,我國電動車保有量達到235萬輛,公用車樁比新能車保有量為8.2:1、總車樁比為3.2:1。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已經很大程度滯後於電動車的發展,成為制約新能源車汽車快速推進的一大短板。

然而,2018年末,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

業內分析稱,《行動計劃》總體而言更多是定性描述目標和保障措施,工作目標濃縮為以下四點:第一,提高充電設施研發質量和科技含量;第二,優化充電設施規劃佈局以提高運營效率;第三,強化充電設施供電保障。第四,完善充電設施各標準體系建設,其中包括推進充電設施互聯互通。

國金證券認為,考慮到《新能源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完善方案》要求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將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以及本次《行動計劃》後續可能持續落地的具體數字細節,後續行業有望實質性迎來利好,充電樁運營效率和充電樁覆蓋率有望大幅改善。

為此,川財證券建議關注佈局廣、選址佳、戰略優的充電運營企業。充電樁設備的技術門檻不高,硬件廠商短期內難以通過技術壁壘實現超額收益,硬件業務毛利率持續下行,行業盈利前景更多在於充電運營業務。

平安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續航里程提升預計將帶來充電需求的持續增長,龍頭充電樁運營企業有望2019年實現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