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90億收購大鐘寺中坤廣場 這筆收購划算麼?

1、今日頭條90億收購中坤廣場,互聯網新貴重返中關村

前腳京東27億收購了知春路上的翠宮飯店,後腳今日頭條就砸90億選三環內上,互聯網新貴們大有集聚中關村,迷情知春路之勢。

2月15日,“今日頭條花90億收購大鐘寺中坤廣場”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投中網從今日頭條內部員工可靠信源獲悉,今日頭條收購中坤廣場的傳聞不假。投中網還獲悉,本次收購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是通過第三方公司完成的。業內人士分析:“和京東買翠宮飯店相似,這個也應是承債收購。”

今日頭條90億收購大鐘寺中坤廣場 這筆收購划算麼?

對於這則消息,從企業選址的數名業內人士表示今日頭條的這次選址較為合理。三環內,大體量,總部辦公,將分散在各個寫字樓裡的員工集聚在一起,對於光是廣告銷售人員就2萬,審核編輯超1萬的勞動密集型公司字節跳動而言,這幾乎是最妥帖的選擇了。

隨著字節跳動業務擴張的擴張,新增的辦公人員不得不分散在知春路沿線各個寫字樓裡,比如今日頭條就包下了聯辦辦公品牌辦伴在中關村天使大廈的整層,其他業務也分散在各個聯合辦公里。

其實,早從2年前開始,地產圈就收到了今日頭條購置大型總部的需求。投中網獲悉早在一年前,今日頭條就接洽過北京的一些大體量園區,相關負責人曾跟投中網透露,今日頭條此前想一口氣買下20萬方的物業,但受限北京產業地產2018禁售新政未能成功。

北京城區大宗辦公業務一直緊缺是常態。從戴德聯行發佈的報告看,從2017年4季度開始,城區產業園就趨於飽和,2018年入市的的建築面積約為110萬平方米,預估2019年能夠入市的新建園區面積有97萬平方米。但這其中單體面積大於20萬方的只有中關村昌平園雲谷園三、四期(23萬方),金隅西三旗科技產業園(66萬方),能滿足今日頭條20萬方體量總部辦公需求的新增物業極少。

再加上北京產業地產禁止銷售政策,“園區開發企業(產業地產)不得整體或分割銷售,不得轉讓公司股權。”(《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用地政策的意見》。)購置新增物業無望,存量資產成為為數不多的選擇。

2、為何選擇中坤廣場?張一鳴建議年輕人不要住在城鄉結合部

選址、擴容一直都是今日頭條的剛需,那麼為什麼會選擇位於大鐘寺的中坤廣場呢?

據北京大鐘寺的中坤大鐘寺廣場位於西直門、中關村、亞奧三大商圈的交匯點,南望西直門,北鄰三環路,西北接壤中關村,東北毗鄰亞奧商圈。其總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主題商業區域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30億元。大鐘寺中坤廣場於2004年底開工,2007年完成主體工程並宣佈開街。

地段,從以往的表態看,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是地段論的堅實擁護者。早在2016年搬入知春裡附近的中航大廈時,張一鳴就通過一封內部信呼籲員工不要住在城鄉結合部:

“提醒一下,大家應該重點曬位置啊:我們是少有的在帝都中心知春路的公司哈。毗鄰各所大學、華星影城、幾條地鐵線……這是"北"三環,不像那些在上地、通州等城鄉結合部的公司。

想起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和父母說我要離開天津去北京工作啦。但當我第一次從西直門上了13號線經過廣袤的城鄉結合部開往上地回龍觀的時候,心情非常低落,幾乎趕上了上大學報道那天在天津站下車的時候。後來我就果斷搬到了這附近的雙榆樹(話說附近真的不錯)。另外,我一直認為年輕人工作生活應該住在城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點(應該多出去活動啊),在市區有更多的活動和交流,下班之後也不需要浪費大好時光和寶貴精力擠地鐵。年紀輕輕不要著急在郊區,尤其房山、沙河、天通苑之類的遠郊定居,買了房我其實也建議搬到市區來。”

3、猛砸90億,這筆收購划算麼?

地段好,體量大,看來今日頭條總算找到了合適的總部辦公。但搜索中坤廣場過往新聞會發現,這處物業曾經經歷過售後返租,1200個小業主維權,曾經輝煌的黃金商業中心因為運營不善經歷過數年的黯淡階段。

2019年1月18日,作為北京市60項重大工程之一的大鐘寺中坤廣場,終於成功重組。

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暨海淀區大鐘寺中坤廣場重組工作系列協議簽署儀式上”大鐘寺中坤廣場重組成為“全國首例由政府、產投方、資金方、產權方、各債權債務作為優勢互補的多單元主體聚合。”

90億,43萬方,對於今日頭條而言划算嗎?從事企業選址數據研究的辦法數據創始人王珂對投中網表示“今日頭條作為高科技公司代表和潛在納稅大戶,海淀區也有動力將其留在轄區內,應該不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