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三件改變魯智深命運的事情,其中一件“認錯兄弟”

《水滸傳》中,有三件改變魯智深命運的事情,其中一件“認錯兄弟”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漢,每個都是不同的,各具特色,形象鮮明,他們出身不同,職位不同,只因身處在那個黑暗腐朽的朝代裡,同時也懷著一腔反抗的熱血,也是那個社會所不容的一批人,因此聚在了一起,他們懷著共同的理想,希望建立起理想中的國度。但事與願違,他們的‘大哥’宋江做了第一個招安的人,並將他們一個個都拖進了招安的隊伍,最後落得個幾近死光的下場。

在所有的梁山好漢中,其實,真正算得上好漢的唯有一人,那就是魯智深。說起來,可能很多人會有異議,那我們就好好說說魯智深。魯智深本沒有出家,而是仕途上的一個提轄,好喝酒打抱不平,只因看見惡霸鎮關西欺辱百姓,他無法不管,於是出手將其三拳打死。這下,提轄做不下去了,他轉身去做了和尚。而在這之後,發生了三件改變他命運的事,可以說都不算什麼好事。

《水滸傳》中,三件改變魯智深命運的事情,其中一件“認錯兄弟”

第一件事就是他出家後不久認識了個朋友,就是大名鼎鼎的林沖,接著便是麻煩不斷。林沖因為妻子被高衙內看重而遭到陷害,魯智深得知後想去為林沖報仇,但被林沖阻攔了,之後在發配途中,兩個押差想暗中殺掉林沖,被魯智深救下,趕走押差,林沖不肯逃走,魯智深將他送到目的地,結果被押差問及魯智深底細時,林林沖竟全盤脫出,導致魯智深被官府通緝,連寺廟也呆不下去,不得已落草為寇。

《水滸傳》中,三件改變魯智深命運的事情,其中一件“認錯兄弟”

第二件事就是上梁山入了夥。梁山雖說都以好漢相稱,但魚龍混在,不仁不義者不在少數。更為可怕的是宋江,他將大家聚在一起造反,卻又是第一個接受招安的人,這使得梁山的最初意義已經不在了。後來被朝廷當槍使,使梁山人數死亡大半,魯智深也在擒得方臘後在杭州坐化圓寂。可以說,魯智深與梁山是不搭的,他是真正的光明磊落、行俠仗義,而梁山則有些小家子氣的反抗,這也就導致它後來招安的必然,它造反,只是,它反的是那些貪官汙吏,對朝廷,它始終心存幻想,殊不知,它反的那些貪官汙吏,就代表著朝廷與整個社會,這就也導致它悲慘結局的不可避免了。

《水滸傳》中,三件改變魯智深命運的事情,其中一件“認錯兄弟”

第三件事是魯智深無法避免的,那就是身處在那個黑暗腐朽的時代。他善良、他大義、他抱打不平,但是,這樣一來,整個社會都成為了他對抗的對象,在整個社會面前,他太渺小了,也太無力了,似乎只有躲在寺廟裡才能暫時保證他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毀滅。

這是他的悲劇,也是這個社會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