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样,非常具有重量级的宝贝。这可以算得上是我国的国宝呢,大家都知道我国具有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奇珍异宝,灿若星河,仿佛天空中璀璨的银河里闪烁的点点星光,那样令人夺目,那样令人神往,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星星点点的灿烂星光中最明亮的一颗,也是最有重量级的,他是我国现存的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这样东西就是铁牛,铁牛出土于我国山西蒲城,而且至今仍然保存在山西蒲州古城。我们之前说过,这是我国现存的最重的国宝,那么它的重量具体是多少呢,要知道这铁牛一共有四头,铁牛的总重量达到120多。120吨,大家听到这个数字之后可能没有什么概念,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一吨等于2000斤。120吨,就是大约是孙悟空的定海神针的四倍的重量。而这个四头牛是在埋葬在黄河之下的,然后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它挖出来才出土的。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铁牛这个东西在什么朝代呢,原来是唐朝,它的工艺和手工业的发展的非常迅猛,所以唐朝可以建造出这种重量的四尊铁牛,想必当时也是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而唐朝造这么重的铁牛是用来干什么呢,是因为蒲州在唐朝的时候也是在黄河岸边的,而且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人们过黄河的时候,一般都要搭建浮桥,浮桥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就是这四尊铁牛了,四尊铁牛是放在黄河两岸作为桥桩使用的,因此,它需要有一定的重量去提高桥的承载力,防止桥不被破坏。这就是黄河上,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发展的源泉了。因为古代没有一些介入技术和施工手段,所以人们想要过桥,就只能够采用这种搭建桥桩的方式。只有桥桩稳定了,整个桥面才会稳定,才能够增加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才能够给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一定的方便。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所以通过这个物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四尊铁牛凝聚的不仅是重量,同样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科技的一些发展。为了给生活和生产提供方便,国人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且能把它付诸于实践。时代发展到今天,老百姓们无意中发现了这四尊铁牛,才上报当地政府,想办法把它打了出来,要知道打捞这么重的四尊铁牛,可是花了好一番功夫呢,不过可喜可贺的是这座四尊铁牛终于重见天日,获得了往日的风采,如今也可以被广大人们所熟知了。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值得惊叹的是,虽然经过了上千年,但是这次跟铁牛在海里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海中的各种离子也没有对铁牛的材料造成的腐蚀性,从这一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工艺也是非常发达,无论是从选材方面还是设计方面还是制造方面,都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我们现在制造出的工业材料和用品并不一定有这么长时间的寿命,它的品质完全不能跟古代相提并论。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所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从而反思今天的建筑工艺。古代的建筑工艺,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完全采用手工,费时费力,但是依然能够将产品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来,能够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受到腐化,不变形。我们的现代工艺融合了这么多新技术,新手段,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偷工减料的情况,由于管理者不够高度重视,生产者技术不成熟,一直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质量问题,引起消费者和使用者的不满,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甚至为日后的工程安全问题埋下隐患。所以,我们需要像古代劳动人民学习,用认真的态度,勤奋,踏实,肯干的精神,去对待我们的生产,去对待我们的工作。

中国珍宝中最重的国宝,重达120吨,埋葬黄河上千年“毫发无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