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哪些人才吃香?

AI時代,哪些人才吃香?

AI衝擊就業已經發生,我們應如何來因應?

不可諱言,工廠的技術員被自動化設備、機械人取代是早晚事,但是否工作機會就減少了?恐怕不一定,因為AI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AI時代,哪些人才吃香?


馬車被汽車取代是很好的例子。在蒸汽機發明之前,馬及馬車是陸上最好的運輸工具。從馬的飼養、馬俱、韁繩、馬鐙、馬車的製作,到提供運輸、送貨的服務,相關的行業非常多。甚至為了能更穩定、快速、大量的運送,許多人投入於八馬同拉的車輪和懸掛系統做改進研發,另外工性能馬車也是許多國家軍事研發的重點,造創了相當多的就業機會。

工業革命之後,汽車能否取代馬車,也爭議了一陣子。早期的汽車與現在完全不同,更像是加了四個輪子的蒸汽機或動力機。雖然速度比馬車快,但噪聲也很大,模樣怪里怪氣,加上性能不穩定,故障頻繁,而且開車的人時常渾身上下都是油泥,刺鼻的汽油氣味更不用說,因此有陣子大多數人並不看好汽車,甚至有人稱之為「魔鬼的車」。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汽車最終取代馬車成為主要的運輸工具。更令人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汽車是「火車頭產業」,不僅帶動經濟成長,並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一部汽車需要3萬多個零件組成,涵蓋鋼鐵、塑料、橡膠、玻璃、機械、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產業,且相關從業人才專業包括研發、製造、採購、營銷、管理、保修等技能,帶來的工作機會更比「馬」產業多上許多,其中大部份的產品、服務是馬車時代完全想象不到的。

其實拜AI之賜,目前已有許多新的工作機會產生。根據騰訊研究院和BOSS直聘聯合發佈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目前全球AI領域的人才大約有30萬人,市場需求超過百萬人,然而目前全球僅有367所高等教育學府有相關的學科能教授AI,每年大約只有2萬名學生投入職場,供需兩端巨大的缺口,恐怕未來十幾年內都不會改變。

況且從過去工業革命的經驗來看,技術研發人才雖然是引領時代改變的關鍵,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真正改變他們生活的是技術應用的普及與商業化。汽車的普及為運輸、物流、貿易、觀光等產業帶來了更大的商機。同理未來的AI,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將只是工具。

比爾蓋茨曾說:「Banking is necessary, banks are not.」背後指的是銀行櫃員的工作將會被取代,但銀行的服務工作不會被取代。創新工廠創辦人李開復曾大膽預測,職業金字塔結構將重組,頂端是創新者,其次為各行業專家,基層則是服務業。AI能大量取代重複性工作,但卻無法取服務行為。

AI時代,哪些人才吃香?


長期以來,我們以高科技製造為主,大多數優秀的理工人才一畢業就被提供高薪的製造業搶去,雖然厚實了製造業的基礎,但大多數的製造代工產業正是能被AI取代的工作。近年來全球經濟「偏軟」的趨勢愈來愈明顯,美國前五大科技企業除了蘋果軟硬通吃,亞馬遜、臉書、谷歌、Netflix等都是以軟件起家,數字時代雖然不是硬件製造就沒機會,但只吃硬不吃軟卻不是件好事,如何思考朝向軟硬整合發展,是當務之急。

最後,從工作需求的角度來看,各行業的界線日益模糊,跨領域人才最是吃香。能夠掌握資料(data),具有分析技能的人才也不可多得。有溫度,能做到好的與人溝通服務,也是不會被AI取代的。只要掌握這幾個趨勢,就不怕會被市場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