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术:《道德经》1至9章注释译文,道家哲学,适宜收藏学习!

《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东周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因其书分为上下两篇,一篇为《道经》,一篇为《德经》,故后人合而称之为《道德经》。

黄老之术:《道德经》1至9章注释译文,道家哲学,适宜收藏学习!

李老君

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周守藏室之史也,人称“老聃”,是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①“常道”、“常名”本应作“恒道”、“恒名”,后人避汉文帝讳而改“恒”作“常”。②王弼注云:“凡有,皆始于无。”所以,当大道“无名”、“未形”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育万物,为万物之母。③王弼注云:“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可以观其始物之妙。”所以,此处的“妙”应是指自然大道的深奥玄妙。④王弼注云:“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因此,“徼”引申为“功用”的意思。⑤王弼注云:“两者,‘始’与‘母’也。”因此,“两者”指的是“无”和“有”,都是出自于玄妙的大道,是“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表现形态。

【译文】:道可知而可行,但非恒久不变之道;其名可据实而定,但非恒久不变之名。无名、未形,是万物的元始;有名、有形,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要经常保持清静无欲,可以体察其中的奥妙;经常保持有欲追求,可以知晓道的功用。这两者,同一出处而名称不同,都十分深远玄妙。玄妙而又玄妙啊,这是解开所有奥妙的门径。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斯,即“此”,指示代词。②道家的“圣人”,指的是得道之人,即能够体任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的人。③无为,道家的治身治国理念,即顺应自然、不胡乱作为。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的事物称为“美”,那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都知道善的事物称为“善”,那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因此有无相依而生,难易相辅而成,长短相比而显,高下相互依存,音声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追随。所以圣人顺应自然不胡作非为,注重身教而不以言教,听凭万物兴起而不加干预,滋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助其成长而不自恃其能,大功告成而不邀功自傲。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业得到永存。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①见,即显,显现的意思。②志,意念,贪欲的念头。③无知,即无智。王弼注云:“守其真也。”④知者,即智者。

【译文】:不崇尚贤人,使民众不起纷争;不珍视难得的宝物,使民众不起偷盗之心;不显现能引起私欲的事物,使民众心绪安宁。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净化民众的心灵,满足民众的温饱,减少他们的欲念强健他们的体魄,经常使民众保持无智无欲的清净心态,让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理念进行治理,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

黄老之术:《道德经》1至9章注释译文,道家哲学,适宜收藏学习!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祖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①冲,通“盅”,《说文解字》:“蛊,器虚也。”,是指器皿未装物体而显得空虚。这里比喻道的空虚。②或不盈,意为巨大的空间,因而能够无穷无尽地使用。③渊,深邃。宰,主宰。④锐,锋芒。纷,繁杂。⑤湛,《说文解字》:“湛,没也”即若存若亡的样子。⑥帝,昊天上帝。

【译文】:道体虽然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深邃而博大啊,犹如万物的主宰。它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与日月齐光,与万物同尘。它是那样深不可测,仿佛是若存若亡。我不知它从何而来,好像是天帝的祖先。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①刍狗,刍草,狗畜。②以百姓为刍狗。王弼注云:“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③橐籥,古代冶炼钢铁时用以鼓气的风箱。④屈,竭尽。⑤多言,相对于“不言之教”而言的,不符合无为自化的道家观念,道家主张“大道至简”。⑥数,即“速”。穷,困厄。⑦中,不是儒家的“中庸”,通“冲”,即冲漠、冲虚的意思。

【译文】:天地无所偏爱将万物看成刍草、狗畜;圣人也无所偏爱,将百姓看成刍草、狗畜。天地之间,不正像一只大风箱吗?虽然空虚却不会竭尽,鼓动愈快风力也愈大。议论愈多离道愈远,不如体真味道、保守清静无为。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①谷,代指空虚的道。神,喻其神妙、变化万端。②不死,即道炁长存。③玄,深奥玄妙。牝,雌性生殖器。玄牝,指的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④天地根,天地的根源。⑤勤,尽。

【译文】:“道”是那样神妙而永恒,它就是神妙莫测的母体。神妙莫测母体的生殖之门,它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根。绵密不断呵川流不息,它的功用无穷无尽。

黄老之术:《道德经》1至9章注释译文,道家哲学,适宜收藏学习!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①不自生,即不刻意为自己的生存而生,超然物外,不受支配。王弼注云:“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②后其身,以自身置于众人之后。③外其身,将个人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置之度外。④成其私,这里不应译为“私欲、营私”,而是指圣人之“私”,即实现其自身的理想、愿望或事业。

【译文】:天地的存在既长且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不刻意为自己的生存而生,超然物外,不受支配。因此,圣人把自己置于众人之后,他的所得反而优于众人;他总是将自己的名誉得失置之度外,其自身反倒得到保全。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无私吗?他反而因此而成就了自身的愿望。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①上善,最高尚的德行或品格。②处众人之所恶,指甘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处。水总是流往低下之处。俗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喜高而恶下。王弼注云:“人恶卑也。” ②薛蕙云:“行己不争,避高处下,‘善地’也;藏心微妙,深不可测,‘善渊’也;其施兼爱而无私,‘善仁’也;其言有征而不爽,‘善信’也;治国则清净自正,‘善治’也。”

【译文】: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陷入纷争。甘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处,锋藏守拙,不显德露能,因此接近于道。居处避高趋下,心如深渊微妙难测,交往真诚而友善,言语诚实而有信,为政治国贵在顺道无为、清净自正,办事有条理而无所不能,举动适时而有节。只有心态澹泊,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就能避免过失。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守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①持,用手端容器。②盈,满。③已,停止。

【译文】:与其将手端的容器中水注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灌注;器具捶打得过于尖锐,便难以长久保持锋利。黄金白玉堆满堂室,就会招致外人的觊觎,无法将它守住;身居富贵而骄纵不可一世,必然是在自取灾祸。功成名就懂得抽身而退,这才符合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