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銳平:“三遺”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國際化生態旅遊區

都江堰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全球極少數同時擁有3個世界遺產的城市。

當前,都江堰如何把生態文旅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勢能呢?

12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在現場辦公時強調,要傳承發揚古蜀先輩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和科學治水的創新思維,保持定力靜氣,對標國際、聚焦旅遊,在“西控”區域率先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轉換通道。

範銳平在都江堰市現場辦公時強調

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

羅強唐川平李仲彬朱志宏出席

12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前往都江堰市現場辦公。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全球旅遊大格局中找位置、強擔當、求發展,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旅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勢能,

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

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川平,市政協主席李仲彬,市委副書記朱志宏出席。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都江堰市灌區映像項目 攝影 王若冰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都江堰市因道教而聞名、因治水而興盛,是世界“三遺”之城。當日,範銳平一行來到都江堰精華灌區鄉村產業研發中心,瞭解產業功能區規劃建設情況。他強調,要系統梳理都江堰精華灌區演進歷程,加強風貌設計,融入文創元素,聚焦農耕文明提升項目顯示度。隨後,他又來到李冰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要求堅持國際標準、長遠眼光做好規劃設計,大力引進高端旅遊研發機構。在灌口街道柳河社區,他與幹部群眾深入交流,充分肯定了這裡以創意設計點亮傳統街區、以黨建引領提升治理水平的做法,希望社區能夠提供更多“親民化”服務,更好滿足群眾需求。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項目 攝影 王若冰

現場辦公會旨在幫助基層協調解決突出矛盾問題,把脈未來科學發展路徑。會上,都江堰市作了工作彙報,客觀剖析當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矛盾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通報了都江堰市前期反映的12個問題解決情況。比如,加快天府綠道都江堰段建設、推進通用航空機場項目等。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柳河社區熊貓特色街區 攝影 王若冰

聽取大家發言後,範銳平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都江堰市堅定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保生態、強旅遊、促發展、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實現新突破。他結合國際國內旅遊發展趨勢,深刻指出都江堰旅遊當前存在的發展質量不優、品牌營銷不夠、國際水平不高、帶動作用不強等問題,強調要傳承發揚古蜀先輩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和科學治水的創新思維,保持定力靜氣,對標國際、聚焦旅遊,在“西控”區域率先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

範銳平強調——

要堅守定力,以科學思維自覺踐行“西控”戰略。要堅持以控增綠,築牢城市綠色屏障,堅守生態紅線,深入實施“三治一增”,構建藍綠交織的山水生態空間格局;要堅持以控促優,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強城鎮之間生態隔離與公共服務配套,持續保護修復川西林盤;要以控提質,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高標準規劃建設青城山旅遊休閒裝備產業功能區、李冰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加快構建與綠色發展高度契合的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

要借勢用力,以寬廣視野大力提升國際化旅遊水平。要聚焦高質高端,聚焦國際遊客,擴大旅遊開放合作,全力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讓國際遊客“願意來、留得住、捨得花、還想來”。要加快創建全球頂級旅遊IP,提升境外宣傳營銷水平,用好用活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要豐富“夜遊都江堰”內容,開發燈光秀以及康養旅遊產品,變遊客為“留客”;要大力推動“旅遊+”,打造獨具都江堰韻味的旅遊文創產品和國際化旅遊場景;要提升旅遊服務精細化、個性化、智能化、品質化水平,提高旅遊滿意度和忠誠度。

要精準發力,對標公園城市全面建設美麗宜居城市。要遵循人本邏輯構建宜居生活場景,堅持“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以綠道串聯川西林盤,加快打造生態優質、功能複合的城市公共服務空間;要遵循商業邏輯構建多樣消費場景,依託都江堰獨特的“山、水、道、熊貓”品牌資源和比較優勢,加快構建形成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頂級商圈體系和世界領先的多元複合消費體系;要遵循文化邏輯構建特色人文場景,深度挖掘利用山文化、水文化、道文化、熊貓文化以及清明放水節等非遺資源,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

要勇於擔當,以更大力氣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要樹立全球思維,對標國際提升謀劃推動旅遊發展的能力;要提升專業能力,打造一支懂城市、懂旅遊、會經濟、善治理的專業化高素質幹部隊伍;要錘鍊擔當精神,提升幹事創業眼界和工作標準,聞雞起舞、只爭朝夕,創造更多“精品力作”。

羅強指出,都江堰市要聚焦短板,找準問題,堅定不移走“產業結構優、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質量效益好、發展可持續”之路。要做強全域旅遊,強化優勢資源內涵挖掘,深化區域協同發展,持續做好旅遊國際傳播營銷,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要做優工業質量,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軟件產業,培育智能經濟、數字經濟等新型業態,推動全產業適旅發展;要做實鄉村振興,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特色小鎮,加快綠道建設,推進都江堰精華灌區修復和川西林盤打造;要做優城市功能,把旅遊城市特質融入城市肌理,建好“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讓市民感受發展變化,生活更加舒心安逸,努力成為“西控”區域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區。

市領導胡元坤、苟正禮、左正、劉守成、劉旭光參加活動。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因堰而起,因水而興

有小城的古樸

也有都市的繁華

有傳統的韻味

也有與世界的接軌

給你安穩愜意的生活

更給你一展抱負的平臺和機會

這就是都江堰

如今,都江堰

更迸發出強勁的熱情

按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快進鍵

“稻”出川西農耕文明

都江堰精華灌區——“灌區映像”

稻花香裡說豐年,

試看未來新田園!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都江堰市精華灌區修復工程是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十大重點工程”之一。通過“理水、護林、亮田、彰文、興業”,再現茂林修竹、沃野千里、稻田河堰的灌區畫卷。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灌區映像(攝影 何勃)

“灌區映像”是都江堰精華灌區示範工程展示項目之一,突出“展示中心+林盤+田園”的功能定位,以“文化創意+旅遊”為產業發展方向,建成農耕文明與現代文化融合的生態旅遊目的地、現代新型產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的田園城鎮典範區,選址都江堰市聚源鎮三壩社區,總面積1092畝,啟動區面積580畝。項目啟動區由都江堰精華灌區展示中心、川西林盤傳統院落周家院子和大田景觀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灌區映像(攝影 何勃)

今年,“北稻南移”項目首次試種“北稻”喜迎豐收,“灌區映像”徐徐展開一幅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部分北稻品種實收畝產量已突破500公斤,南方人在當地就能吃到東北大米;大田景觀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稻穀金黃,稻浪翻滾,稻香四溢,稻海花香美如畫卷。人們在最美的稻田盛景裡貼近大地、走近泥土,體味天人合一的意境,感受百畝稻田的震撼。

“灌區映像”項目內呈現出一派川西農耕文明歷史文脈傳承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景象,成為秋季最火打卡地,留下無數人的美好時光!

建文化娛樂產業生態圈

李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暨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

李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約57.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涉及玉堂鎮、奎光塔街道、龍池鎮3個鄉鎮(街道)21個社區。主導產業為主題娛樂+文化旅遊,包含文創商務區、濱水娛樂區、生態涵養區、主題樂園區、度假頤養區五大功能板塊,涵蓋重點集聚發展主題樂園、文博演藝、運動休閒、互動體驗、秀場演藝、時尚購物、休閒娛樂六類產業業態細分領域,加快構建文化娛樂產業生態圈。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都江堰宣傳部 供圖)

李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現有規上現代服務業企業47家,文旅項目佔比21%。 2018年度已招引大熊貓·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戲·水長流、外灘國際、凱悅嘉軒酒店、溼地公園、黃金小鎮、國際康養候鳥基地等7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340億元。

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天府國際鳳凰城、百商綠優城、藍光水果俠星球、園區基礎設施等項目正加快建設。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萬達茂項目由水雪綜合體、萬達廣場、秀場等組成,總建築面積51.6萬平方米,其中水雪綜合體包含娛雪樂園、溫泉水樂園、停車樓3個單體。娛雪樂園包含三條滑雪道,滑雪道最大坡度37.86%,滑雪道最長為320米。預計在2019年春節前,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水雪綜合體將全面封頂。一年半後,我們就能到都江堰享受室內滑雪泡溫泉啦!

“熊貓”文化讓服務疊加

柳河社區

社區是市民生活的家園,也是城市文化的窗口。在都江堰灌口街道柳河社區,依託“熊貓文創街區”建設,社區辦公場所實施了熊貓主題親民化改造,老舊院落改造變身為“熊貓小院”。以“熊貓文化元素”融入破題,柳河社區正致力打造集居民服務、旅遊服務為一體的社區綜合體。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在柳河社區,隨處可感受到濃濃的大熊貓文化。大到便民大廳的牆飾、小到一個開關面板裝飾,都是憨態可掬的熊貓形象。前來辦事的社區居民董維平說,過去來社區辦事兒,那櫃檯總讓人有滿滿的距離感,如今,可大不一樣了。

如果說親民化改造是為了改空間,拆隔離,拉近幹群關係,那麼柳河社區的辦公場所親民化改造考慮更多的則是如何更好地貼近居民生活,服務外來遊客。地處“灌縣古城”“熊貓特色街區”核心區,柳河社區在實施親民化改造中也側重於添文化、謀創新。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可以在圖書閱覽室看書喝咖啡、可以在健康運動小屋活動活動身體,還可以給手機充電、給水杯添水。依託“熊貓文創街區”建設,柳河社區辦公場所不僅“顏值”有提升,功能也更齊備,成了居民的聚集點、遊客的歇腳處。

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

經柳河社區徵集院落居民意見後,由政府牽頭,居民自籌部分資金,116號院在今年實施了改造,因其院落環境與附近“熊貓文創街區”“熊貓驛站”融為一體,便正式更名為“熊貓小院”。今年7月,改造變身後的 “熊貓小院”正式亮相。如今,熊貓小院已納入“共享智慧社區系統”“智慧門禁系統”“面部識別系統”“智能道閘系統”“豐巢快遞服務系統”等多元化智能系統,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院落”。柳河社區還思考著下一步如何讓“熊貓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社區發展治理,真正讓社區成為集居民服務、旅遊服務為一體的社區綜合體。

9月15日: 錦江

9月27日: 龍泉驛

10月20日: 金牛新津

10月27日: 溫江大邑

11月17日: 邛崍崇州

11月21日: 雙流

11月29日:武侯蒲江

成都日報記者 |鍾文 張家華

資料綜合 成都日報錦觀 每日都江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