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做好信訪工作要講“溫度”和“尺度”

說到信訪幹部,絕大數人腦海裡首先浮現的是“老孃舅”或“居委會大媽”的形象,但陳平是個不折不扣的85後陽光小夥。今年5月,他成長為永康市西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街道的信訪工作。在基層做信訪,年輕的陳平目標明確:築牢信訪工作的“第一道防線”,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我在基層做信訪|做好信訪工作要講“溫度”和“尺度”

“信訪工作,最終要的是以‘民’為中心,護民心暖民生。”陳平說,一些上訪群眾往往思想情緒比較大,溝通困難,“如果我們能從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回應他們的訴求,就能贏得他們的信任,為化解矛盾營造好的基礎。”

那麼,怎麼才能贏得上訪戶的信任呢?陳平的辦法是和上訪戶“做朋友”,在生活上幫助他們。陳平說,這裡的“幫助”,不是掛在嘴上的關心,也不是逢年過節的走訪慰問,而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真正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對於一些上訪群眾存在的困難,陳平都會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盡最大能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曾有一名上訪群眾,所經營的企業因為證照不齊全,資質不夠,不能參加一個項目的招投標。瞭解到這一情況後,陳平主動找上門,幫助他補齊證照。平時,陳平也會通過朋友,給他介紹一些生意。外出參與“勸返”工作,對上訪對象提出的一些要求,陳平會在合理的條件下,能做到的堅決辦到,絕不“哄騙”……一樁樁一件件,陳平用“真心”拉近了與上訪戶之間的關係。

除了講“溫度”,注重與上訪戶建立感情,在信訪工作中,陳平認為把握“尺度”也是做好工作的關鍵。“‘度’首先是‘法度’。”陳平解釋,我們要盡一切可能解決上訪戶的合理訴求,這一定要在合法的範圍內。同時,對於個別上訪群眾提出的一些超出政策之外的,信訪員心中也要有把“尺”,做到軟硬得當。

曾供職於永康市信訪局的陳平,參與了永康市的信訪積案領導包辦活動,深知信訪案件越積越難。因此,來到西城街道分管信訪工作後,陳平馬上著手規範信訪業務流程,力求在來訪登記、辦理、回覆等環節做到位,在業務水平上首先贏得來訪者的信任。對於能解決的上訪案件,則把握“時機”,力爭在第一時間內解決,儘量不形成積案。

陳平認為,做信訪工作,一定要把群眾反映的問題徹底解決。比如曾有群眾反映門前道路因公共圍牆、電線杆等造成的通行問題,在處理過程中陳平發現該道路下大雨時容易積水成澇,他就一併將這個問題解決了,這讓上訪戶感覺到“貼心”的同時也避免了事件的反彈。

在實踐中,陳平還總結出了一套“信訪+社會”的信訪工作方式,即利用信訪員本身的社會關係,或深入瞭解上訪戶的信息動態,或加以幫扶維穩等。

信訪幹部長期處於處理社會矛盾的第一線,成天面對的都是煩心事、鬧心事。陳平坦言,精神上的緊張和身體上的勞累在所難免,但既然做了信訪工作,“一定要對群眾負責”、“要將不穩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層,讓老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正能量”等等記在心裡,幹在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