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能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原来古人都在这儿赏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来了,除了与家人吃团圆饭,吃月饼,最必不可少的便是与家人,亲朋好友一起赏月了。

从时令上来说,中秋节也是秋收季,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正是硕果累累收获的季节。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喜气洋洋的庆祝丰收,故中秋节也经常与团圆美好相连。因为在这个季节中,就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盼望。


苏轼为何能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原来古人都在这儿赏月!


民间赏月习俗由来已久,无数的文人骚客在这一天留下了珍贵墨宝,特别在唐诗宋词,中,繁华的时代景象也在诗中以中秋团圆的形式表达出来.

李白偏爱中秋,写出了许多以月亮寄托情思的诗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也有离家远,郁郁不得志的诗歌。唐朝张九龄曾写过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怀念远方,诗歌意境,雄浑阔大情感真挚,虽遭奸臣排斥,可依然不改忠心。


苏轼为何能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原来古人都在这儿赏月!


圆盘如月,碧空如洗,人们在赏月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想念在远方的亲人朋友,所以中秋节的团圆节之称,古诗少不了人们的思念之情。

而关于中秋节最著名的中秋诗词,莫过于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自古以来中秋作品中公认的绝唱,浪漫主义的色彩,构思奇特,出尘入世,即感慨,又旷大,没有一句废句,很好的体现了中秋这一节日传奇色彩。


苏轼为何能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原来古人都在这儿赏月!


而古人常在西湖邀约赏月。杭州西湖之美,世人皆知。中秋月圆之夜,与亲朋好友踏上船,抬头望着窗纱,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等游到了湖中央看着,灯光,月光相互交映,景色美不自胜。

在现代,都市的水泥丛林中,高楼层挡住了观月的视线,严重的光污染也扫尽赏月的雅兴。何不逃离到一个清静世界,,静静的欣赏,2018年这轮中秋月呢?


苏轼为何能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原来古人都在这儿赏月!


来到西湖,凉风习习,白天的燥热一扫而光,实在是古人最中意的赏月地点之一,而今,若是读者们喜欢,也可以选择泛舟湖上,欣赏着这轮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