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就要到,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原來藏著仙女的祕密

中秋節即將來到,多少人懷著期盼的心情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中秋節也稱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飲菊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月亮向來是文人騷客所讚頌的對象,月之陰晴圓缺,都代表著詩人們的情思。而中秋節月圓之夜,以月的團圓寓意人的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成為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就要到,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原來藏著仙女的秘密


我國人民在古代便有著吃月餅的習俗,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主婦切開團圓月餅,之前算好家裡有多少人,無論是否在家中,都要算在一起,平均分。

那麼月餅從何而來呢?接下來小編來為大家揭秘。


中秋節就要到,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原來藏著仙女的秘密


傳說中,七仙女與凡人董永相愛留下一個男孩在凡間。七仙女被壓入天宮,一轉眼便已有十年。在8月15月圓之夜,董永開始思念母親,看著天上的月亮,嚎啕大哭,只希望能見上母親一面。此時恰逢嫦娥出宮遊玩看到董存哭泣,如此悲傷,便上錢詢問。

得知緣由之後,嫦娥動了惻隱之心,把董存悄悄帶上天空,與七仙女會面。董成飢腸轆轆


中秋節就要到,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原來藏著仙女的秘密


嫦娥抬頭一望,見一輪圓月掛在天上,心中一動,用白麵做皮,核桃仁,紅糖等餡料做餡,仿照著月亮的樣子,做了些甜蜜可口的仙餅。董存吃完,喜不自勝。

董存回到了人間,清醒過來。一切都彷彿像夢一般,只記得那像月亮形狀的仙餅,是如此的可口。後來每年月圓之夜,董存都面對明月,做些仙餅紀念。遙寄思念之情,人們漸漸地將其稱之為月餅,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這是古代的一個傳說,史料中也有月餅的記載。據說在唐朝時,有一年的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那時也只是一個圓形狀的糕點,叫胡餅而已,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著,嬌潔的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了。


中秋節就要到,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原來藏著仙女的秘密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廚娘,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月餅更受人民青睞。

到了現代,月餅的製作工藝以及儲存方式有了新的變化,不僅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更是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的歡迎。

小編在這兒提前祝各位讀者們中秋快樂,記得吃月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