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文 | 吴画成

腊月时节,每年这时候最紧张的事,大概是抢火车票。

因为这不像其他假期,买票是为了旅行,这次是为了——回家。

其实也就是回那么寥寥几天。要是算上千里迢迢来回的时间,就更短了——大部分的时间,生活与工作,早已在另一个城市。

这大概是个悖论,能帮我们琢磨出“家”的意味:长居的“漂”,短归的“回家”。

有时候我跟朋友开玩笑,春节回趟家就是充电,才有力气支撑下一年。

在“漂”着的城市,尽管平日节奏也有张弛,但只有到年底回家的时节,才能清晰地感觉到,其实最深处的精神状态,是一直绷着的。

抢完票,就该数着日子,等着收拾行李,暂时结束“漂”的状态,回家了。

每年这个时节,网上总会有几篇文章戳到“漂”的心理,成为爆款。

而我每每想起的,是曾读到的一首两百多年前的诗:

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放到现在,在某些时刻,这首诗大概也有成为“爆款”的潜力。因为“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一句,应该能戳中一大群人的软肋,属于人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那部分。

在他乡生存的人,可能都有“报喜不报忧”的经历。打给远方家里人的电话,总是“身体好,工作好,一切都好,请放心”。

而到年末回家之前,打点好过去一年的尘与霜,也常暗暗打了腹稿:到了家,尽量只说在他乡的乐事。

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其实,现实哪有那么好,日常的奔波坎坷,大大小小的不顺意,难免风尘扑面,但“不敢叹”。这里的“不敢”,不是我们没有勇气,而是“不忍”——远在异乡,已经不能朝夕看顾亲人,还怎忍心去述说自己的烦恼,让亲人徒添挂念与思虑呢?

所以有一种“低徊”的“愧”,一种“不敢叹”的“风尘”。

这首诗题为《岁暮到家》,是清代诗人蒋士铨年末赶到家过年时写的。

蒋士铨,今天虽然声名已大略止于专业的圈子,但在清乾隆年间,却是被时人推重的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三大家”,也被认为是乾隆、嘉庆年间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乾嘉八十多年,用今天来类比,大概是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今天的时间长短。在这不算短的时间中,最声名卓著的诗人都难以抵挡两百多年里的消磨与遗忘。时间之残酷可见一斑。

蒋士铨幼年启蒙,其实是由他的母亲完成的。蒋士铨的父亲为维持生计远赴燕赵作幕。蒋士铨幼年随母亲寄居外祖家。他的母亲钟令嘉,自幼随父亲钟公读书,能诗文,晚号甘荼老人,著有《柴车倦游集》。因为蒋士铨年幼难以执笔,钟令嘉用竹枝作笔画拼字,让蒋士铨坐在她膝上认字,第二天再拼出前一天认的字。后来能执笔学文时,则一边纺线织布,一边口授文句。蒋士铨在母亲教养下苦读多年,十一岁时又随父母远游太行。二十一岁时受督学江西的金德瑛赏识,拜其为师,随从其游学各州。《岁暮到家》一诗正写于这一年。在外游学,终于赶在年末时分回到家中拜望母亲。《岁暮到家》前三联写母亲,尾联写自己。都是心上带怜意,一个是“呼儿问苦辛”,一个是“不敢叹风尘”。

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说起来,蒋士铨一生“异乡漂泊”的时间并不算久。“漂泊”的前提是离家,家的依凭却是父母亲人。而蒋士铨前二十一年基本在母亲或父亲身边。尽管中间有十年是离开江西老家,也是举家北上。之后其父去世,他无论是考中进士后举官,还是辞官主持书院,都带着母亲迁居。能称得上“离家”的日子,可能就是二十一岁随师游学这一年和一生中的几次考学经历。

相比之下,当代人远游的频率更高,“漂泊”的意识可能更强烈。所以高考录取季之后,有拿到录取通知书“从此,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有冬夏”的说法来催泪了。

但终究是游学一年的蒋士铨把“不敢叹风尘”这番人人心中都有的复杂情感写出来了。

“风尘”二字,名作《临安春雨初霁》里,陆游也用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里,最有诗意的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但最能惹人动容的,或许该数“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的“客”字。那种客居之意、寥落之情,追索起来,还要落在“风尘叹”三个字上。

莫起风尘叹,不敢叹风尘,都和家有关。

异乡漂泊的人,一到腊月,总有几句说不出口的话。

—END—

莫起风尘叹,不敢叹风尘

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热门阅读文章

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首发|家在远方,不敢叹风尘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