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際關係,從麻煩別人開始

良好的人際關係,從麻煩別人開始

01

外甥還不滿三歲,就去上幼兒園了。

在家裡的時候,小傢伙很活潑,有說有笑,動不動還來段自創的舞蹈,小小的人兒,簡直要把人萌翻。

去了幼兒園卻開始怕生。周圍都是陌生的小夥伴,讓他無所適從。

到點了老師讓大家吃飯,他卻不吃。後來沒過多久喊肚子餓,老師不搭理他,他就哇哇大哭。

回家後想告訴家長,家長問他一天在學校表現如何,他撅著小嘴巴支支吾吾也說不清楚。

家長跑去學校一瞭解才知道,第一天就沒吃飯,還哭鼻子。而且不愛說話,大家一起做遊戲的時候,他總是很抗拒。

下午放學後,他媽媽接他回家,問他在學校為什麼不和其他小朋友玩?為什麼不吃飯?

他說沒人和他說話,所以他也不和別人說話。吃飯會按時吃的,因為不吃老師就讓他捱餓。

媽媽告訴他,沒人和你說話你要主動去和別人說話啊,不是有幾個小朋友都住在附近嗎,可以找他們玩的。

第二天他媽媽跑去學校偷看他,真的主動和小朋友說話了,和大家玩得很開心。

放學後再問他今天過得怎麼樣,小傢伙口氣都變了,說喜歡上幼兒園了,好玩。


良好的人際關係,從麻煩別人開始

02

同事的弟弟,性格很內向,剛入職一家新公司沒多久,就感覺有壓力。

這種壓力倒不是說做不好工作。而是同時入職的幾個同事,表現都比自己好。

確切的說,是一起入職的另外幾個人,和同事的關係,看起來都比自己相處得更融洽。

其他幾個人沒事就找老同事請教問題,什麼話題都能聊到一起。

而自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跟人說句話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都快一個月了,自己就跟身邊最近的人說過幾句話,人家連自己名字都沒記住。

這讓他感到苦惱,又不知道如何快速拉近和大家的距離。

同事建議他,明天就讓那個離你座位最近的那個人幫你帶早餐,晚上下班找和你住得近的人一起走。

沒事就去跟人打個招呼,哪怕是說早啊,吃飯沒有,忙什麼呢。

主動開口,就能獲得別人的好感。讓別人為你做件小事,以後再麻煩別人,別人就更容易接受。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富蘭克林效應。


03

富蘭克林效應的由來是發生在富蘭克林自己身上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富蘭克林發表完演講,遭到了一位議員的激烈反對。

他也想得到這個人的支持,但是別人這麼強烈的反對我,我到底怎麼做好呢?

後來他想找一套書,很久沒找到。卻無意中打聽到,那位反對他的議員家裡正好有一套完整的圖書。

於是他十分恭敬地寫了一封信,厚著臉皮向這個議員借書。

沒想到這個議員竟然同意了,富蘭克林還書時鄭重地表達了謝意。

幾天後當他們再次在議會廳見面時,富蘭克林是這樣描寫的:

“他竟然主動跟我打招呼(以前從來沒有過),後來我們談話,他還表示,任何時候都願意為我效勞。”

從此他們兩人化敵為友,終生保持著友誼。

所以富蘭克林說出了這句話: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所以任何時候,主動開口,對你都沒壞處。


良好的人際關係,從麻煩別人開始

04

剛工作的時候,和一個同事關係很好。

後來因為一件小事吵架了,兩人誰都不搭理對方。

我那時就想著,她要是不主動認錯,那就一直這樣僵持吧!

大概冷戰了4,5天,某天早上她給我發信息:給我帶份早餐!

看到短信的時候,我心裡又高興又鬱悶。

高興的是她終於主動理我了,鬱悶的是竟然是讓我給她帶早飯?

她難道不怕我拒絕嗎?我們可是在冷戰呢!

不管心裡怎麼想,最後還是給她買了她最愛吃的早餐。

所以當她氣喘吁吁的趕到公司,看到自己桌上那份早餐,她叫了我一聲,嬉皮笑臉的扮個鬼臉。

那一刻,我們都明白,一切不開心都過去了。


05

一個朋友,男的,說公司新來一個前臺妹紙,長得特別好看,幾乎全公司的男同事都跑去獻殷勤。

每天都有人約早中晚飯,可是妹紙一個都沒答應。

時間一久,大家都覺得這姑娘裝。

朋友也想去約飯,又怕和同事一樣碰一鼻子灰。

想找個正當理由約出來,好像想來想去也沒什麼好主意。

後來他了解到妹紙特別愛旅遊和購物,經常去香港買買買。

於是他委託妹紙給自己帶東西,從護膚化妝品到藥品,數碼產品,一來一回,兩人就熟絡起來。

妹紙一說起購物兩眼放光,一說到錢包又一臉悔恨。

後來很自然的,兩人就一起吃飯,旅遊了,然後就在一起了。


06

很多人羨慕那些八面玲瓏的人,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中,好像他們更容易融入新環境。

可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所有的關係,都是從麻煩別人開始。

讓別人先為自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下一次,別人更樂意幫你。

而且,主動開口,會給對方留下更好的印象。

所以,搭建自己的人脈網,從麻煩別人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