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开元盛世时的大唐王朝,中华帝国的版图空前辽阔,东到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岛屿均属于唐朝,西南以喜马拉雅山为天然屏障,西至帕米尔高原,西北至巴尔喀什湖畔,北至贝加尔湖,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南。

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什么可以称为盛世呢?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比较繁荣,疆域及对外关系都比较稳定,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盛世。

1200多年前的长安,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数之多让人瞠目结舌。当时全世界总人口两亿左右,仅唐朝就占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但人口多并不代表负担重,相反在农业经济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充足的人口使得唐朝天宝年间的耕地面积达到6亿多亩,人均超过9亩。

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农具的变革一直影响至今,在1200多年前诞生的曲辕犁,让当时的农耕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现如今在西安的城郊,还能找到使用曲辕犁的痕迹。勤劳智慧的盛唐人民,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它形似纺轮,不用人力直接利用水流实现不间断灌溉,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唐朝的农业生产支撑了整个唐朝的繁荣,只有粮食多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社会分工才能扩大,手工业、商业及城市才能迅速发展繁荣。

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吃不完的粮食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的酒肆遍地开花,无论是文人墨客、亦或是小商小贩、农民等都想喝上一口,通过酒文化的兴起,盛唐的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开元盛世之疆域、农业发展

今天的西安,美食数不胜数,由以面食为主要材料,相信去过西安的人都必会品尝当地美食。流传多年的五花八门的面食制作工艺就是源于盛唐时期的农业繁荣,粮食充盈的唐朝,人们利用这些吃不完的粮食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新鲜吃食,极大丰富了当时的饮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