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前一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其中隱藏著什麼祕密?

諸葛亮漢末最亮眼的人物之一,堪稱是智慧的化身,出兵一表本名世,千載誰堪昆季間,諸葛亮終身為蜀漢負責,愛崗敬業,前後出師表凸顯北伐刻意,六出祁山展現出諸葛亮堅定不移的繼承劉備的遺願——漢誓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不妨說諸葛亮傾盡終身為蜀漢打天下,最後由於操持過度,病死在五丈原。諸葛亮死前最後一計,為什麼要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

諸葛亮死前一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諸葛亮一生致力於北伐事業,想實現“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宏大目標,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滅曹魏,而是保蜀漢。而保住蜀漢,諸葛亮統帥的幾十萬大軍這是最關鍵的一點,軍隊是國家的命脈,所以不能交到魏延的這個冒險派的手上,不能去冒險一賭,這也是諸葛亮不採納魏延子午谷奇謀的原因之一,一但將軍權交給魏延,楊儀,蔣琬,費禕等人是完全鎮不住魏延的。

諸葛亮死前一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除了《三國演義》上諸葛亮設計殺死魏延外,最神的就是他死後讓人抬著棺材往南走,繩子斷了就地掩埋,讓後世的盜墓賊找不到他的棺材。這個故事記載在《梁州記》上,說後主劉禪遵照諸葛亮生前的囑託,讓四個士兵抬著諸葛亮的棺槨往南走,繩子斷了才能下葬。

諸葛亮死前一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四人走了一天一夜,棺木越抬越重,個個腰痠背痛,卻絲毫不見槓有斷裂的跡象。這四人商議,如果這樣抬下去,不知要到何時才能交差,便決定擇一荒山野嶺無人之處,悄悄將棺木埋了。

諸葛亮死前一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顯然他們回來的太早了,按照常理說,倍兒粗的繩子一天一夜就斷了是不合常理的。被劉禪識破,於是被處死,所以諸葛亮的墓,成了千古之謎。不管是按照哪種說法,這四個士兵,最終都難逃一死。那麼,作為一代名相,諸葛亮為什麼要在臨終之前,下達這樣一個奇怪的命令呢?《三國志》記載:“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三國演義》中則提到,“後主自送靈柩至定軍山安葬。”

諸葛亮死前一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在諸葛亮所處的時代,盜墓成風,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盜墓高峰期。在這之後薄葬和反盜墓的墓葬形式成為了時人死後的主要選擇。曹操在這方面算得上是專家,他不僅是盜墓的高手,至今都是盜墓人的祖師爺,而且在反盜墓上,曹操也算得上是權威了。歷史上著名的“七十二疑冢”傳說就是曹操的手筆,至今都沒有人能破。同樣,在這方面,諸葛亮怎麼會沒想到呢,與曹操一樣,他也怕有人不安好心的人把他再挖出來,所以也想了一個叫人稱絕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