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抗日戰爭之後,全國人民都處於一種歡樂的氣氛之中,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然而此時的南京人民心中有一件事卻令他們十分的不滿,那就是位於南京梅花山的汪精衛的墓地。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申報》發表汪精衛逝世的消息

這個在全民族抗日的國難時刻卻屈膝投降日本侵略者的"賣國賊"、"漢奸"的墓地卻葬在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的旁邊,就在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這讓南京人民深以為恥,強烈要求剷除,在南京人民的強烈要求下,蔣介石派何應欽扒掉此墓,並且將棺木和屍體一起送去火化。後來在1994年又在原來墳墓的位置上鑄造了一個汪精衛的跪像,還在上面刻有"汪逆精衛"字樣,後來在1997年拆除。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汪精衛被捕後寫的詩

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病死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他在臨死之際曾經說過:"我要回中國去"並且希望能守護在孫中山的身邊,所以才有了上面所說的這些事,"國父"孫中山的"中山陵"邊上就是"國賊"汪精衛的墓地,這引起南京人民的強烈不滿,才讓汪精衛死後也沒能逃脫人民的懲罰和唾罵,那麼歷史上的汪精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又做過什麼事呢?為什麼民國四大美男之一的他會受到人民如此的痛恨呢?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少年汪精衛

汪精衛出生於一個詩書世家,曾經在1902年參加廣州府試中得第一名秀才,而且和他一同參加考試的還有他的二哥和一個侄子,分別在這次考試當中中了第二名和第三名,可以說是一門三傑啊,可以想象當時在他周圍的圈子裡肯定是美名遠播啊。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汪精衛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後來在參加同盟會之後他用"精衛"的筆名,積極參與報刊雜誌上與當時康、梁等保皇黨的論戰,並且因此深受孫中山先生的器重,後來他又積極參與海外華僑籌款工作,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籌集資金,並且在東南亞參與設立多個籌款機構,也正是在東南亞籌款期間他認識了自己妻子陳璧君,並且從一而終,這與中國近代史上很多革命領袖娶妻多次不同,可以說是一個表率。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汪精衛和妻子陳璧君

然而這些還並不是他最有名的行為,也不是他年輕時最大的壯舉。1910年汪精衛和黃復生一起到達北京,在北京開設了一家照相館,當然他們並不是單純為了來北京開個照相館,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在北京刺殺當時清朝的攝政王載灃!後來刺殺計劃並沒有成功,而汪精衛也因此被捕,這個時候的汪精衛可以說是一心為國,在被捕之後更是決心以死報國,在汪精衛被捕之後被囚禁在監獄的這段時間,他曾寫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豪邁詩句。然而歷史並沒有讓他"引刀成一快"在不就之後"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這時候袁世凱將他釋放出獄,並且在隨後的南北談判中擔任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談判代表之一。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汪精衛在演講

在孫中山組織廣州國民政府期間,汪精衛也跟隨在孫中山的左右,並且後來在國民黨一大時被選為主席團成員之一,這時候的汪精衛可以說是孫中山最為信任的兩個人之一,也是除孫中山以外國名黨的兩大巨頭之一(另外一個是胡漢民)。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汪精衛和蔣介石

後來孫中山先生臨終之時汪精衛就守護在他的身邊,並且起草了孫中山的臨終遺言,那句"革命是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雖是孫中山之意,卻是出自汪精之手。孫中山死後汪精衛和胡漢民成為國民黨的兩大巨頭分別代表國名黨的左派(汪精衛)和國民黨的右派(胡漢民)。在北伐期間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屠殺中國共產黨黨員和當時的革命群眾,並且建立"南京國民政府"。這時候身在武漢的汪精衛是堅持在同蔣介石作鬥爭的,汪精衛還在堅守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但是在這時候掌握軍權的蔣介石的瘋狂屠殺讓共產黨開始反抗了,見到共產黨的反抗汪精衛的立場開始不堅定了,從而慢慢的也走上了"反共"之路,同在南京的蔣介石同流合汙,共同鎮壓中國共產黨(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寧漢合流"),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偽民國政府

再後來抗日戰爭爆發在全民族抗戰的歷史大潮之下汪精衛再一次做了錯誤的選擇,從而鑄就了足以抹殺此前一切功績,落下一生的罵名的錯事!他在抗日戰爭開始極力主張"和平運動",後來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之下乾脆在南京成立了偽民國傀儡政權,極力推行日本的所謂"大東亞共榮"政策。不過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要求他向"同盟國"宣戰的時候,趁機向日本提出廢除此前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後來日本為了爭取他的宣戰同意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算是汪精衛最後一次為國做了點好事。不過這並不能掩蓋他賣國求榮的行為。

民國一少年英雄,死後下葬引當地人民不滿,被扒墳焚屍,再鑄跪像

汪精衛的親日宣傳

可以說汪精衛這一生做過很多值得我們讚頌的英雄壯舉,可是偏偏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最緊要的、最重大的決定上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致使他由一個民族英雄、革命先輩,變成了一個"漢奸""賣國賊",由此可見人生抉擇的重要性啊,在面對國家、民族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做出正確的抉擇。同樣不論是誰在這樣的問題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都是將整個中華民族的敵人,不論他做出過什麼功績也不足以抵消賣國的"重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