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闻】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其四)


【古闻】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其四)

1

舜除四害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掩盖他人的善行,隐瞒自己的罪过,好作坏事,天下人称他“浑沌”。

少白皋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毁弃信义,憎恶忠诚,爱讲邪恶的话,天下人称他“穷奇”。

颛顼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不接受教训,不知道什么是好话,天下人称他“檮杌”。

这三个家族,世人都感到忧虑。

到了尧的时代,没有能驱逐他们。

缙云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沉溺酒食,贪图财物,天下人称他“饕餮”。

天下人都讨厌他,把他和浑沌、穷奇、檮杌三个恶徒相比。

舜在四门主持接待宾客时,便放逐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强迫他们迁到四境最偏远的地区,去抵御人面兽身的妖魔鬼怪。

于是四门畅通,都说再也没有恶人了。

【古闻】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其四)

2

舜用二十二人,咸成厥功

舜进入茫茫森林,遇暴风雷雨而不迷失,尧于是知道舜足以托付天下。

尧老了,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巡视天下。

舜被重用,替尧办事二十年,尧使他代行政事。

代行政事八年,帝尧逝世,服丧三年之后,舜让位于丹朱,天下人都来归服于舜。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人,从尧的时代起便被推举任用,却没有分配适当的职务。

于是舜到文祖庙,谋商于四方诸侯领袖,大开四面城门,以畅通四方见闻,命令十二州首领,评论天子言行,施厚德于民,疏远谄媚小人,蛮夷便都能服从。

舜对四位诸侯领袖说:“谁能奋发有为,光大帝尧的事业,便让他担任官职辅佐政事。”大家都说“:伯禹作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啊,不错!禹,你来治理水土,可要尽忠职守啊!”禹跪拜叩谢,想让给后稷、契和皋陶。

舜说:“很好,你去吧。”舜说“:弃,百姓要挨饿了,你来主持农业,种植各种谷物。”舜说:“契,老百姓不和睦,父母兄弟子女不融洽,你来作司徒,认真推行五常之教,慢慢感化他们。”舜说“:皋陶,野蛮民族扰乱华夏,杀人越货,内忧外患,你来作司法官。

五种刑罚要量刑适中,裁定的五种罪犯,分送三处执行,五种放逐要有一定尺度,裁定的五种罪犯,给予三种居所。

只有公正廉明,才能使人心服。”舜说“:谁能为我管教各种工匠?”都说“:垂可以。”于是使垂作司空。

舜说“:谁能管理山陵沼泽中草木鸟兽?”都说:“益可以。”于是任用益作虞官。

益拜谢,想让给朱虎、熊罴等大臣。

舜说“:去吧!你合适。”就派朱虎、熊罴作益的助手。

舜说“:啊,四位诸侯领袖,谁能为我主持三种祭祀?”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啊,伯夷,由你作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还要正直、肃静、清洁。”伯夷想让给夔和龙。

舜说:“好,我任命夔主管音乐,教导贵族子弟,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格,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

用诗表达思想,用歌咏延长诗的音节,依照歌来制定乐曲,用音律使乐曲和谐。

八种乐器的声音都能和谐,互不干扰,这样,神与人就都能和睦了。”夔说“:啊,我用轻重不同的手法敲击石磬,连野兽都会相继起舞。”舜说:“龙,我厌恶谗言和伪善来蛊惑、惊恐我的民众,命你为民喉舌,早晚传达我的旨意。并转达下情,一定要信实。”舜说:“啊,你们二十二人,谨慎办事吧!要时刻辅佐上天交付我的事业。”舜每三年考核一次大家的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分别给予贬降或提升。

于是,无论远近,各种事都兴办起来,并且分解了三苗。

这二十二位大臣都完成他们的工作。

【古闻】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其四)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穀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