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車企深度參與充電服務 陳清泰王傳福為電動汽車打CALL

鋰電網訊:每次行業會議總能收穫一些乾貨。

以 “汽車革命與交通、能源、城市協同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 1月12日在北京拉開帷幕。圍繞汽車零排放和電動化變革、能源轉化及傳統能源公司轉型、未來交通和出行變革圖景、下一代汽車關鍵技術發展、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趨勢、核心供應鏈培育、汽車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國際創新對接、產業政策調整等熱點問題進行研討。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以及國家能源局等眾多大咖雲集為電動車打CALL。

鼓勵車企深度參與充電服務 陳清泰王傳福為電動汽車打CALL


陳清泰:2025年前後,電動車性價比將超燃油車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由汽車大國發展成為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對電動汽車再次強調,“電動汽車是工業革命中的新一輪變革,能夠破解能源和交通難點。”

“2025年前後,電動汽車性價比將超過燃油車。” 對此,陳清泰補充道,“未來,我國汽車市場將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增長期。同時,電動汽車自身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從制度上和技術上使得電動化與新能源對接,並把電動化的全產業鏈放在綠色的基礎之上。”

此外,陳清泰還強調,要想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從一開始就把汽車、能源、通信、交通、城市進行綜合考慮,實現技術協同,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法規協同,制定一個經科學論證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市場和社會應有的預期,這也是推進汽車革命走向成功的關鍵。

王傳福: 2030年,我國能實現全面電動化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綜合多方面因素,預計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爆發,為此,我國當前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儘快制定汽車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在2030年,中國實現全面電動化是完全可行的。

王傳福介紹,根據市場表現和特徵判斷,我國的汽車電動化的進程會比大部分國家來得更加迅速、更加猛烈。通過這幾年的數據,特別是2018年的數據,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一轉換的趨勢和勢頭越來越快。去年,我國汽車整體銷量在增長28年後,首次出現下滑,但是電動車卻保持60%以上的高速增長。

“電動汽車增長開始從政策的單輪驅動轉向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這是一個全新的極其重要的特徵。”為此,王傳福建議,中國應該儘快制定汽車全面電動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在全面電動化的路線上,一定要分領域、分車型實現循序漸進、分步推進。

一是公交車和出租車可以最先實現全面電動化。公交車有固定路線,出租車運行區間也比較穩定。在這兩個領域推動電動車的發展,會起到節能減排和示範效應。預計我國主要城市公交車在2022年左右實現全面電動化。二是城市物流、環衛、渣土等卡車全面電動化。各城市和各領域成功案例表明,現在的電動卡車已經具備替代燃油卡車的技術能力和市場基礎。2025年是實現卡車全面電動化的時間點。此外,私家車全面電動化的節點是2030年,因為私家車涉及到購置成本、基礎設施、不同地區的消費理念和接受程度的不同等因素,會在最後實現全面電動化。

據預測,2030年我國電動車產銷將超過1500萬輛,不同級別自動駕駛基本普及,新能源汽車保有輛達8000萬輛。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能源結構的調整、智能電網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支持,產業鏈的調整改造,標準法規的調整,等問題,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

國家能源局李冶 :我國充電設施達76萬個,鼓勵車企深度參與充電服務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9)論壇中表示,預估計,我國2018年完成新能源汽車銷量大概1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了50%。同時,李冶表示,截至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到76萬個,較2017年底增加32萬個,其中公共樁30萬個,專用樁46萬個。

北京、上海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地區,其中,北京截至2018年11月,北京保有新能源汽車21.9萬輛,充電樁14.7萬個,車樁比為1.49:1;而上海保有新能源汽車23.12萬輛,充電樁20.6萬個,車樁比為1.12比1。


鼓勵車企深度參與充電服務 陳清泰王傳福為電動汽車打CALL


與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相對應,中國的新型能源能源發電量佔比也在逐步增長。“目前,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已經佔全部裝機的40%,發電量也接近30%。“李冶說,“另外,我們還有將近8千萬千瓦左右天然氣機組,整個清潔能源佔比非常大。現在煤電裝機十億千瓦左右,而且裝機增速在逐年地降低。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非化石能源裝機總量就會超過煤電。”

鼓勵車企深度參與充電服務 陳清泰王傳福為電動汽車打CALL

李冶表示,我國正在降低化石能源的佔比,2018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29.9%,預計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一半左右。

在下一步工作規劃中,李冶表示,將通過三個規劃來推動充電設施建設:

第一是支持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

我們初步想要借鑑各國先進經驗,會同相關部委加大協調力度,來督促車企深度參與充電運營服務,支持整車企業向充電服務運營商購買配套服務,更好發揮車企引領作用,促進車樁協同發展,提升用戶的充電體驗。同時,在充電價格方面,考慮進一步充分發揮市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這是第一項工作。

第二,加快推動先進的技術研發,加快柔性充電技術推廣應用。加強無線充電、智能充電等關鍵技術攻關。在重點領域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實驗示範。加強裝備研發,做好技術儲備,適應未來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的智能互聯變革,迎接電動汽車的新時代。

第三,推動充電服務平臺的整合發展,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等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在各運營企業信息平臺基礎上,利用中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加快推動國家級服務平臺的整合發展,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充電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