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排名第三——閔子騫

漢代起就有了畫像石、畫像磚。因漢代時實行“察舉孝廉”制度,助長了“生不極養,死乃崇喪”的厚葬陋習,遂使畫像石、畫像磚墓廣泛流行。

《二十四孝圖》——排名第三——閔子騫

最具代表的是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武宅山村北的武氏石祠,其中有一個閔子騫失棰畫像石。既體現了漢代人的繪畫形式及智慧,又生動的體現了子騫的孝道。

《二十四孝圖》——排名第三——閔子騫

《閔子騫失棰》刻畫長幼三人及一馬一車, 車有桯有蓋;車上坐一長者,榜題“子騫父”,車旁立一童子,榜題“子騫後母弟”,車後一青年跪地向長者稟事,榜題“閔子騫與假母居,愛有偏移。子騫衣寒,御車失棰”。畫面刻畫閔子騫跪地向父親進諫的那一瞬間,其父作左手扶桯,轉身以右手撫子騫脖頸狀,表現了其父醒悟後愧愛交加的憐子之情。

《二十四孝圖》——排名第三——閔子騫

宋(元)無名氏作《閔子騫單衣記》載,閔子騫母親去世,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繼母生了兩個孩子。繼母偏愛自己的孩子,虐待子騫。子騫缺衣少食,冬天只能以蘆花為衣來禦寒。他的父親不知情,子騫也不敢告訴父親。

《二十四孝圖》——排名第三——閔子騫

一日父親讓子騫駕車帶著他外出,車子行到半路,子騫又冷又餓,再也沒有力氣駕車,致使車輪滑入路旁的水溝內。受到了父親的指斥,子騫也不加以辯解。後來父親終於發現了子騫受到繼母虐待的情況,便要休掉後妻,將她逐出家門。子騫反為繼母求情,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親這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有詩讚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孃;

《二十四孝圖》——排名第三——閔子騫

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閔子騫排在第三,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先賢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