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飲茶的科學

我們是專業的茶捕手,用感性的視角發現茶,用苛刻、理性的方法審視茶、判斷茶!我們是茶科普實踐者 茶美學倡導者!

—茶研館舍

论饮茶的科学

行走在茶路上,常見一些神神叨叨的之茶修者,也常見一些似是而非的知道分子,開口很是專業,結論讓人絕倒,且聽茶研館舍道來!

1

茶多酚與單寧、鞣質的誤讀

單寧,是一個古老的用語,根據英語發音“tanin”翻譯過來,願意是鞣革,原本是用於沉澱皮革蛋白的,“茶單寧 ” 一詞最早源於印度的茶工,在動物毛皮上揉製茶葉發現可以產生一些沉澱物,與鞣革過程有點相似。但由於單寧組成複雜,性質迥異,易導致混亂 , 所以茶單寧這一術語逐漸被棄,鞣酸或者鞣質,是單寧的別稱,也早已被廢棄使用,在茶葉等植物保健品裡,一般稱茶多酚、類黃酮等物質。

论饮茶的科学

一般植物化學中單寧一詞還常用,如五倍子單寧、鞣花單寧等,單寧被劃分為水解單寧和縮合單寧水解,單寧分子量較小,一般在50以下,它們與蛋白質的結合力較小,而且是可逆的,如茶類等植物保健品,都是水解類單寧;而縮合單寧分子量較大 ( 5 0 -3 0 0 0 ) , 與蛋白質和金屬離子的結合力較強,含有縮合單寧的植物一般是不能直接食用的。也正是大眾對茶多酚等同於單寧的誤解,由此生髮的鞣質兒童不宜、哺乳婦女不宜和飯後不宜等情況都屬於主觀臆斷。

论饮茶的科学

2

碳代謝旺盛茶就會甜嗎

茶為什麼會甜,有些人想當然的認為,環境越好,自然條件越優異,碳代謝越旺盛,多糖含量越豐富,實際上他不知道,多糖本身沒有味道,且不融於水,鮮葉越粗老含量越高。

论饮茶的科学

產生甜味的主要物質成分是單糖,必須相當的嫩度,以及一些甜味的氨基酸,恰恰是初春需要氮代謝,碳代謝越旺盛,茶多糖含量越高,茶多酚含量也增加,這就是夏暑茶苦澀,單薄的主要原因。經常見有些人視頻,文章寫出來,初一看,好專業,牛叉的不行,好懂的樣子,實際上完全外行!

论饮茶的科学

3

普洱茶的殺青溫度只需要80℃嗎

普洱茶大熱,一些普洱茶“大師”高論讓人大跌眼鏡,“普洱茶的殺青溫度若處於80℃以上,酶類物質被滅活,製成的毛茶將很難發生酶促反應,也即失去了後續轉化的動力”,初看此觀點似乎很有道理,酶類、殺青溫度、酶促反應等,專業性十足。但如果理解茶葉生物化學的就會知道:鮮葉殺青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鈍化酶的活性,要在鍋溫180℃~200℃、葉溫80℃以上才能鈍化,不管是多酚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還是脂肪氧合酶,都要被殺死,防止後續揉捻後的酶促氧化,葉片紅變。

而此觀點卻恰恰連這個基本點都沒有把握。後續的揉捻之後,破壞葉片組織,細胞破碎,但酶已經被全部殺死,何來進一步酶促氧化?再說酶促氧化的速度太快,如果普洱茶後續的陳放,完全是酶促氧化的話,怎麼可能還敢扯“越陳越香”,早被完全氧化成一堆茶褐素了!

论饮茶的科学

既然普洱茶的殺青溫度溫度80℃左右,製茶者在殺青時,你拿一個溫度計,點一下不就知道了嗎,或者既然只有80℃,茶水80℃摸著沒事,你要不也摸一下炒制的鐵鍋試一下嘛!不要去了就知道懂不懂瞎炒一氣,拍照留念,留言這茶我親自炒制的云云!

论饮茶的科学

茲舉三例,僅是冰山一角耳,茶科學講究數據,不要信口開河,好好喝茶為妙!

论饮茶的科学

政和白毫銀針新品上架

淨含量:100克/包

零售價:199元(包郵)

·END·

文 / 茶研客

圖 / 茶研客

【您還能看到以下茶文】

長按二維碼,加入茶研館舍

论饮茶的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