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作者@沐宇

近年來,股轉系統對於掛牌企業的監管以及信息披露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讓很多掛牌企業和中介機構都吃不消。由此,越來越多的擬IPO企業終止了在新三板的掛牌。

2018年7月,在遞交IPO申報材料一年之際,武漢帝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帝爾激光”)發佈新三板公告,終止掛牌。然而,兩個月之後,公司又決定重新掛牌,難道是對於IPO之路信心不足?

分紅鬧烏龍,管理層能力要打問號

因財務工作疏忽,帝爾激光在2015年完成股份公司整體變更後,未按照股東大會決議和驗資報告對公司所有者權益相關科目進行相應賬務處理,直接導致公司在2015年年度利潤分配中多分配了1,182.95萬元。

據招股書,在2015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中,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10元現金,共計派發現金股息1,538.50萬元。然而,實際上,公司股改基準日(2015年7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所形成的可供分配金額為355.55萬元。

如此明顯的錯誤直到2017年,公司才發現。此後,帝爾激光對2016年年度利潤分配進行追溯調整,要求參與2015年度利潤分配的股東全額退還全部股利1,538.50萬元,同時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股改涉及到的財務變更眾多,對於公司財務數據準確性而言,至關重要。帝爾激光竟然會發生如此重大的差錯,也難怪證監會會直接質疑公司的董事、財務總監是否具備專業勝任能力、是否勤勉盡責。

說到底,整個會計差錯事件,直接暴露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這難免讓人懷疑,此前公司出具的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實際上,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帝爾激光確實頻繁發佈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對2015年財務數據進行了三次更正,對2017年上半年、2016年、2014年、2013年數據分別進行了一次更正,合計更正次數達7次之多。

話說回來,經觀察君測算,帝爾激光股東的還款金額,似乎也並未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具體來看,帝爾激光實際控制人李志剛持股數量最高,擁有64.35%的股份。李志剛從利潤分配中獲得990萬元,而後歸還1,017.73萬元,也就是支付了27.73萬元利息。

2015年,公司權益分派權益登記日為2016年5月13日。2017年5月23日,股東返還了相應資金。因此股東資金佔用期限可視作一年。如此計算,李志剛返還資金利息的年化利率為2.8%。

而除了李志剛外,其他股東也遵循了同樣的還款利率,這明顯低於同期我國4.35%的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短期)。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這意味著,公司股東以超低利息使用公司資金一年,而公司作為借款主體遭受了一定的利益損失。如果1,538.50萬元用於公司正常經營,可能還會產生不少的經濟效益。即使在極端情況下,用於銀行放貸,也應該產生不少於66.9萬元的利息收益。這不免讓人懷疑,股東真的對於這次錯誤分紅毫不知情嗎?

值得一提的是,帝爾激光的保薦機構長江證券,對於公司錯誤分紅的看法是“上述超額利潤分配行為未損害公司、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

抓住PERC風口,業績扶搖直上

帝爾激光的主要產品應用於光伏、消費電子等產業的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下游客戶主要是國內外的大中型光伏企業集團,包括天合光能、隆基股份、尚德電力、晶澳太陽能、阿特斯電力、中環股份、協鑫集成、晶科能源等。

近三年,貢獻帝爾激光營收大頭的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設備銷售收入,呈現跨越式增長,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58.24%、121.77%和120.54%。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帝爾激光之所以能夠出現收入的爆發式增長,一方面得益於光伏行業的復甦,另外一方面就在於抓住了PERC技術的風口。

在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設備中,perc激光消融設備貢獻了最多的銷售額。2017年,perc激光消融設備實現1.43億元營收,佔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設備的88.16%。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PERC是一種鈍化技術。PERC高效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在電池背面增加鈍化層,阻止載流子在一些高複合區域(如電池表面與金屬電極的接觸處)的複合行為,減少電損失,同時可以增強電池下表面光反射,減少光損失。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電池的性能。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以往國內太陽能光伏電池片產品生產企業採用的主要技術有鹼洗酸洗技術、高溫擴散技術、等離子輝光放電刻蝕技術、高頻輝光放電技術、精密絲網印刷技術、高溫燒結技術等,所使用的技術差異不大。

不過,隨著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趨勢明顯、電價不斷下降、競價上網帶來光伏發電電費中標價格持續下降、行業競爭壓力增大,光伏發電企業需通過應用更加高效的電池組件等方式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目前,光伏發電企業主要技術方向有黑硅制絨、HIT/IBC、PERC等。

PERC路徑是目前比較主流的增效方式。據測算,光伏電站應用PERC電池組件可使度電成本降幅達到0.01-0.02元的水平。因此,電池片企業有動力採購perc激光設備。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光伏行業寒冬來襲,業績前景不容樂觀

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公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即531新政,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GW左右的分佈式光伏建設規模,同時度電補貼每千瓦時下調5分錢。

目前,2018年上半年分佈式光伏的裝機容量已經超過這個限值,達到了12GW。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全年的指標已經用盡,未來光伏行業何去何從,沒人能說清楚。

531新政的出臺,將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量人為強行壓制到25GW(分佈式10GW,領跑者+光伏扶貧10.7GW,2017年普通電站項目大約5GW),僅為2017年新增裝機量53GW的47%。如果新政完全執行,預計2018年國內外光伏市場的總計不會超過81GW(預計國外有56GW)。屆時光伏製造業將會有大量的產能閒置,繼而造成企業破產等行業災難。

據不完全統計,業內很多小型光伏產品製造廠幾乎全部停產,而大廠減產情況也在50%以上。前不久上海電氣本來計劃斥資120多億收購保利協鑫旗下的江蘇中能。江蘇中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硅料、硅片生產企業。但在531新政之後,該項收購被終止。

在光伏產業鏈中,帝爾激光直接面對的是電池片生產環節。從工業化生產的角度來看,光伏產業鏈自上而下技術難度及資本投入逐漸降低,因此,市場集中度預計將呈逐漸降低態勢。但是,目前排名靠前組件廠商均擁有電池片業務(小於其組件產能),整個電池片業務市場還是處於完全競爭狀態,2017年前十大電池片廠商行業佔比不足40%。

帝爾激光IPO:分紅鬧烏龍、業績前景不明,上市之路或凶多吉少

隨著下游終端需求遇冷以及行業內的部分企業採取降價策略以求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單晶硅及多晶硅價格從10月底開始大幅下調。終端產品太陽能電池片價格亦從2017年5月底的高點持續下降,截至2018年3月初,太陽能電池片現貨價(周平均價)跌至0.18美元/瓦,較2017年6月初的最高點大幅下降約22.22%。

這種行業蕭條會沿著產業鏈逐漸向上遊延伸,電池片價格下挫直接影響電池片廠商的擴產,帝爾激光作為提供激光設備的企業也將受到波及。儘管perc設備更新迭代為帝爾激光帶來很大的業績增長空間。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整個光伏行業的不景氣會給帝爾激光的未來業績穩定性帶來極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