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西遊記》算是很多人看神話劇的經典,有些都是童年的回憶,看了這麼多年的西遊記,我卻不知道,師徒四人走過千山萬水,吃的大部分都是“蘿蔔青菜”,這讓人難以想象。

《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杭州的一位小學生,名字叫馬思齊,平時裡很喜歡看西遊記,但老師收到她的作文時,發現這篇文章寫的很有道理.熟讀這部經典劇的她,在書中發現西遊記的一個很大的漏洞,那就是走過很多國家,從東土一直朝西方出發,師徒四人吃的都是“江淮日常美食”。

《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這位小女孩,在《西遊記》故事情節中不斷列出這些菜的名字,一些主要場景,然後自己整列出來,大概在女兒國國王婚慶宴會、陀羅莊家常菜、朱紫國聚餐等場景,大部分都是“蘿蔔青菜”,還有其中妖精也吃“素”,幾乎所到之處,不是寸草不生,而是日常淮南素齋,這好像有點說不過去吧;

但是從來沒見過肉哦,這還是還原僧人正常飲食,但是從來沒換口味,比方西方吃的沙拉,喝的咖啡,也沒怎麼說;也不知道這些西方的餐食,在他們古代叫什麼。

《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這些菜餚在當時算的上是正宗的“淮南菜”,而這部古代神話劇,作者是吳承恩也是淮南人,這說明還是挺符合作家的習慣的,小女孩兒“馬思齊”很想說,真想回到古代去請教“吳承恩”老先生,這類寫作的專業知識,這讓我想到我小時好像只知道孫悟空有多厲害,居然把這個忽略了,看這小女兒如此縝密的心思,功課肯定做得好。

《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就連浙江大學的院長,看了小朋友的這篇文章,也頗有感觸,說的很有道理;讀書比較細心,所說的觀點是合情合理的,作者筆下的一些細節,跟自己的生活習慣相互結合在一起,這些是是否是淮南菜餚,還很難說需要考察,不過小馬朋友的思考與發現精神,是值得表揚的。

《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學界上也有爭議,一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還是另有其人;二是即是吳老先生並不像小馬同學所表述那樣“家境貧困”,據歷史文載“吳承恩”在浙江地方做過官,這個有所誹議。

《西遊記》大漏洞,居然是“吃飯”,9歲小女孩新發現

《西遊記》重大漏洞居然是“日常餐飲主食”,小學生都知道,我卻不知道,看來當時語文課沒學好,給“馬思齊”一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