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從我國搶走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主動建議歸還,中國卻拒收

英國從我國搶走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主動提出歸還,中國卻拒收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一幅名畫《女史箴圖》。《女史箴圖》的作者是東晉著名的畫家顧愷之。顧愷之的繪畫作品意在傳神,《女史箴圖》也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顧愷之在當時繪畫界的名氣讓《女史箴圖》成為不朽之作,而這個不朽之作也讓顧愷之更加出名。

英國從我國搶走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主動建議歸還,中國卻拒收

《女史箴圖》用繪畫的形式描述了古代先賢聖女的事蹟,分為12段。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女史箴圖》慢慢消失地無影無蹤,直到唐朝時期才有畫家有機會臨摹《女史箴圖》,後一直珍藏於皇宮之中。雖然臨摹之作不及原創,但是也是價值連城。

英國從我國搶走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主動建議歸還,中國卻拒收

中國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以及文化作品數不勝數,但是經過多年的戰爭,這些寶物很多都流落他鄉。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強制撬開,他們覬覦我國的寶物以及資源,不斷將自己的魔爪伸向我國,他們不僅佔領了我國的土地,還搶走了我國許多寶物。說到這裡,小編就不得提令國人非常憤怒的一件事了,那就是火燒圓明園。在這場令國人憤恨災難中,我國一共損失了150萬件寶物,不僅如此,日本趁火打劫,悄悄地擄走了我國將近360萬件寶物!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損失啊!

這些西方列強並沒有在圓明園得到滿足,在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外國列強有順走了我們許多寶物,《女史箴圖》就是其中一件寶物。自此《女史箴圖》流落海外。

英國從我國搶走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主動建議歸還,中國卻拒收

出人意料的,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西方列強竟然主動提出要將《女史箴圖》歸還我國,這應該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啊。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竟然拒絕了他們。難道是中國不想要《女史箴圖》了嗎?當然不是,中國是一個注重精神財富和藝術創造的國家,是不可能讓《女史箴圖》在外漂流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中國拒絕收回《女史箴圖》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揭秘這背後的原因。

英國從我國搶走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主動建議歸還,中國卻拒收

原來,英國不僅僅是單純的提出歸回《女史箴圖》的要求,而是讓中國做“選擇題”。倘若中國收回《女史箴圖》就要放棄一艘潛水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潛水艇對我國來說是多麼重要啊,這才忍痛割愛拒絕了英國的請求。看來,英國的這個請求只不過是為了名正言順地佔有《女史箴圖》啊!迄今為止,《女史箴圖》還流落在外,一直陳列在大不列顛博物館中。小編希望《女史箴圖》能夠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