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在“仁宣之治”后,明朝可谓达到了其鼎盛时期。虽然仁、宣两朝仅有短短十一年,但是两位皇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之君,在他们的努力下明朝国富兵强,为后世之君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但是历史的规律往往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明朝的历史也概莫能外。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明英宗朱祁镇是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他也是明代皇帝中经历最为奇特的一个。他一生之中经历了由皇帝到战俘,再从太上皇复辟的过程,可谓是跌宕起伏,而造成他这传奇一生的原因却更多的在于他自身的性格与作为。朱祁镇此人在登上地位时年仅九岁,因为他年纪尚小,国家大事全部由太皇太后和宣宗朝老臣“三杨”主持,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内大明朝廷依旧延续了宣宗时的良好态势,朝廷中有贤能辅佐,英宗在这种环境下保持了非常好的状态,着力对西南边疆进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但好景不长,随着太皇太后和“三杨”的离世,英宗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且他下滑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他开始宠信宦官王振,导致了阉党专政,而正是由于英宗所信赖的这个王振,使得英宗走上了荒唐的不归路。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的瓦剌人入侵明朝,本来正常情况下,依靠明朝的强大国力,只要派遣得力战将去击退便可,可是英宗偏偏听信太监王振的蛊惑,非要御驾亲征,并由王振掌握实际的指挥大权。王振这个人没什么才能,哪里管得了军政大事,结果就是在进军路上路线多次变更,搞得士兵疲惫不堪、军心动荡,本来以明军兵力之强大、装备之精良是很难被打败的,但就是在王振的一通瞎指挥下,使得未开战明朝军队就人马失序、阵脚大乱,结果可想而知,二十多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京师三大营也毁于一旦,连明英宗也做了敌人的俘虏。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作了俘虏的明英宗,受到瓦剌首领也先的要挟。在瓦剌军进攻宣府和大同时,英宗丝毫没有民族气节,下令守将打开城门,作为大明皇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丝毫没有体现出来,要知道战国时期的楚怀王虽是自己愚蠢上了秦国的当,但是当秦王胁迫怀王割让楚国土地时,怀王却是破口大骂、寸土不让,可见这里的英宗远不如怀王有骨气。不过幸好两城的守将拒不开门,但是瓦剌军队在英宗身边的馋臣喜宁的引领下,攻破紫荆关直接威胁京师,在继任的英宗之弟景泰帝朱祁钰的领导下,名臣于谦率军固守并最终击退了敌军,化解了这次危机。瓦剌人看到英宗已经没什么价值,就把他放了回来,因为此时的朝廷已经有了皇帝,景泰帝便尊英宗为太上皇,深居于南宫之中。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然而被放回来的英宗,在南宫之中待了八年之后,趁着景泰帝病重,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密谋下,再度被拥立为皇帝。他重新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了当年在抗击瓦剌入侵中的功臣,如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并造成了明代堪比南宋“莫须有”事件的“于谦案”,并且软禁了大有作为的景泰帝,在景泰帝死后也仅仅以亲王之礼葬于北京西山,并侮辱性的赐予谥号为“戾”,因而景泰帝成了大明迁都北京后,唯一一位死后没有进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虽说英宗前期多有善政,死后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可以说是惠及天下的良善之举,但是相对于他一生中所犯的过错,无论是土木之变、夺门之变,还是于谦案来看,他都是过远远大于功的。尤其是承袭仁宣两位贤君之后,他算不得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