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汉人高乾起兵反尔朱氏,高欢称其叔父,却被皇帝赐死

自六镇之乱起,北方再也没有得到过安宁,天下诸侯并起,北魏政权摇摇欲坠。遂北镇一胡人部落首领尔朱荣借此之乱,趁机扩张势力,攻陷城镇,自立统制,声势越来越大,朝廷已不能阻也,再加之北魏内部后宫乱政,导致太后和皇帝不和,尔朱荣打着天子旗号趁机勤兵洛阳。

北魏汉人高乾起兵反尔朱氏,高欢称其叔父,却被皇帝赐死

(尔朱荣)

尔朱荣进城之后,诛杀本专政的胡太后和她所立的三岁皇帝,新立元子攸为北魏孝庄帝,并制造了震惊当世的河阴之变,血洗百官,屠杀千余人,在洛阳的鲜卑化贵族行列以及出仕的汉族门阀大族皆遭惨杀。于是尔朱荣的奸臣之名在北朝如雷贯耳,人人都想得而诛之,但是又没有多少人有这个胆子。因为在洛阳根基太浅,北方尚且群雄割据还未一统,尔朱荣只得收起称帝的野心,退居晋阳遥控京师洛阳。

北魏汉人高乾起兵反尔朱氏,高欢称其叔父,却被皇帝赐死

(元子攸)

是时,渤海人高乾率兵造反,在以称帝的葛荣帐下任命,跟随葛荣南下攻邺城,不幸在和尔朱荣的交战中葛荣一败涂地,满盘皆输。因为葛荣的军队号称百万,所以投降的人也多,自然没有精力过问他们的过错。士兵散的散,跟随尔朱荣的跟随尔朱荣,当然高乾兄弟选择了后者。

高乾父亲本就是北魏大臣,所以尔朱荣不能容忍高乾曾经的造反,免罪释放回家乡。回到家中的高乾并没有闲着,招兵买马,自娱自乐。而尔朱荣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把国内的内乱给平定了,就想着皇位的事了,殊不知等待他的却是孝庄帝的愤怒,孝庄帝看着这大好河山,早已不想在当傀儡。

北魏汉人高乾起兵反尔朱氏,高欢称其叔父,却被皇帝赐死

(高乾)

古人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于是公元530年,皇帝把尔朱荣骗去看外孙诛杀于洛阳宫中,顿时又危机四起,在家的高乾与孝庄帝关系很好,所以再次起兵反在晋阳的尔朱氏余孽,可惜还没等到拥有能和尔朱氏抗衡的能力时,洛阳城破,孝庄帝死在了尔朱兆的刀下。

而这时,高乾已经占领冀州,又听闻高欢威信和德行口碑都很好,成名已久,是位明主。高乾就将整个冀州献给了前来的高欢,两人当晚吃睡都在一起,并且高欢私下喊高乾为叔父。

北魏汉人高乾起兵反尔朱氏,高欢称其叔父,却被皇帝赐死

(高欢)

之后高欢就率众彻底消灭了尔朱氏,解决了这一大毒瘤,也证明高乾的眼光没有错。随着高欢在北魏的地位越来越高,高乾也水涨船高,为朝廷侍中。高欢先后立了三位皇帝,直到元修做了皇帝,恰好高乾想为其父守孝,元修解除其侍中职位,封了长乐郡公,但是高乾并不快乐。

直到后来,孝武帝元修想要除掉高欢,于是就想到去招揽高乾,并且以兄弟之情邀请,结果高乾置之不理,也没有向高欢汇报,但是元修却认为高乾是忠于自己的。

这就问题来了,一次迟钝却要了高乾的命。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元修已经准备好了人马,并联合在关中的军阀准备清君侧。这个时候高乾才意识到了危急,并向高欢密报,并且劝高欢称帝。但是高欢并不想篡位,只能答应高乾再重新让他当上侍中。

北魏汉人高乾起兵反尔朱氏,高欢称其叔父,却被皇帝赐死

(元修)

元修知道泄密后,惊恐万分,于是就向高欢说道:高乾曾和我结盟,如今却反反复复。这让高欢不得不提高警惕,把那些平时和高乾通的文书全部给了元修,也就等于默许了元修的报复。

之后高乾便被孝武帝关在大牢里,并被元修在高欢的使臣面前痛骂,在死前还没有等高欢反应过来,就被赐死在了门下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