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小公司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现阶段发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照搬大企业的管理模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家小公司各种组织架构全有,很容易犯大企业病,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特征之一:不赚钱的员工太多!

公司员工可分成两类:赚钱的员工和不赚钱的员工

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他们属于具体职能部门,为公司创造直接的效益(尤其是营销人员)。

不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平台人员,包括行政、人事、财务、后勤等,他们为“前线士兵”保驾护航,提供后勤保障支持,他们属于成本开支的部分。

每个公司都需要有这两种类型的员工,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员工必须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水平上。尤其是:公司必须保证赚钱的员工比例高于不赚钱的员工,否则公司就是亏损的,就是不赚钱的!

很多公司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现自己公司里面,不赚钱的员工越来越多,而赚钱的员工比例越来越低,直至某天发现公司经营入不敷出了!

而且,在那种时候,公司老总还会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

每个不赚钱的员工作用都很大,都不可获缺,感觉少了任何一个平台人员,公司都运转不下去;反倒是赚钱的员工(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随时可以替代。

乍一看,公司员工很多,人才到处都是;真正到了赚钱的时候,需要的时候,结果一个顶上来的员工都没有!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这家小公司患了“大企业病”!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特征之二:流程繁琐复杂

很多小公司违背、抛弃了自己“小”的优势,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以自己最不擅长、最不应该做的繁琐复杂的流程来应对市场,经营自己的公司。这是最可惜又可悲的事情,然而却在很多小公司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公司的流程繁琐复杂,还隐含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公司平台人员太多,不赚钱的员工太多,“人浮于事”;这些不赚钱的员工太多了,他们也必须想法设法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就必然要拟制这样那样的规章制度,从而彰显自己的价值,至于这些规章制度是否有利于营销、有利于公司发展,则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特征之三:管理过头

小公司,生存第一,发展第二;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有生存下来的资本,而不是如同大企业一样,一天到晚谈论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组织架构等。

大企业信奉“管理出效益”,很多中小型公司老总和领导层,要么是从大企业出来的,要么是盲目崇拜“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所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是照搬大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特征之四:多元化的诱惑

曾接触过一些软件公司,公司规模都很小。但是,这些小公司的“志向”都不小,软件研发人员一共才3、5个,就敢做所有类型的管理软件,不管是财务管理软件,还是人事管理软件,或者是商场超市管理软件,还是酒店管理软件……只要是客户提出来的“需求”,他们都能“完成”!

这种情况在各个行业都很普及。小公司,“大能量”,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去做。事实上,这些公司由于没有聚焦资源,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破产、倒闭。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但是在现实中,还是有太多的中小型公司,承受不起这种多元化的诱惑,深深的陷入进去。

如何解决: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第一、明确的架构

管理团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明确或者重新调整组织架构。架构的关键是:谁在什么位置,负责什么内容,一定要明确。

出了问题,大家都清楚谁应该出来承担责任。取得了成绩,谁的功劳也很清楚。

第二、明确的目标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领导不是决定怎么爬梯子的人!他是决定把梯子搭在哪个墙上的人。

所以他必须明确的指出这个方向,向全员传达。如果这个没有做好,再优秀的团队也不会拿出好的结果。

第三、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天底下没有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事情。

你明确的委托了你的要求,就要明确的授权和投入资源给他。否则,出了问题责任不是他的,而是你的。

上司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下属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你能提供的,其实就是权力和资源。用好他们。

第四、扁平化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做事情上,不要设置太多级别。确保任何一件事的负责人,都可以直接找到可以拍板的那个人。

第五、分割和适当的中间结果检查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把一个大项目分割成多个时间点做检查可以有效的管理风险。

确保你检查的结果不是虚的。一定要求可见的,最好是可触摸的产品。导入一些敏捷管理的方法保证这一点。

第六、要结果,不要借口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工作上的事情只有两个结果:搞定,或者没搞定。

如果没搞定,我想听的是损失如何?是否有弥补的办法?需要什么帮助?

至于你为什么搞砸了,中间有什么狗血?不要给我汇报。这些事情事后汇报没有任何意义。

第七、不断改善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改善”是丰田管理方法的核心之一。世界在飞速的变化,今天有效的方法,明天可能就失效。观察团队,发现问题,不断改善。

第八、诱人激励机制

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病可得治!

要管理好团队,需要有一套合适的绩效激励体系。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都不同,但是要驱动每个团队成员前进,得有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绩效激励体系是个性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